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6907 18
2007-08-16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济学论坛 → ≡ 学术沙龙 ≡ → 『 名家茶坊 』 → [原创]邹恒甫在光华课时数的详细统计

出于好奇心,本人根据北大光华历年的课程表,与当年选课的学生精心核对,对邹恒甫在光华的授课工作量做出如下统计(每学期按20周算;几年前北大的学期已改为18周):
1999年:合计授课时间:246小时。其中:高级宏观经济学(独上),60小时;高级微观经济学(独上),60小时;动态经济方法(独上),60小时;高级宏观经济学(上)(独上),54小时;高级宏观经济学(下)(独上),12小时。(根据同学回忆,邹这一年开课不少,但上课时间采取集中制,也就是在他短期回国期间,一门课一周上几次,统计未必准确);
2000年:合计授课时间:54小时。其中:高级宏观经济学(下)(与龚六堂合上),10小时;高级微观经济学(下)(与龚六堂合、杨云红合上),20小时;高级宏观经济学(与龚六堂合上),24小时。
2001年:合计授课时间:36小时。其中:高级宏观经济学主题(与龚六堂合上),0小时;高级宏观经济学(与尹恒合上),30小时;发展经济学(独上),6小时。
2002年:合计授课时间:66小时。其中:国际金融研究(与尹恒合上),9小时;高级宏观经济学主题(与龚六堂合上),0小时;高级宏观经济学(独上),57小时;公共财政理论(与龚六堂合上),0小时。。
2003年:合计授课时间:0小时。其中:高级宏观经济学(与龚六堂合上),0小时。
2004年:合计授课时间:0小时。其中:高级宏观经济学(与龚六堂合上),0小时;公共财政理论,0小时。
2005年:合计授课时间:0小时。其中:高级宏观经济学(与龚六堂合上),0小时。
2006年:合计授课时间:0小时。
从上属统计可以看出,邹恒甫自2003年以来,未上过一小时的正式课程。另据邹本人在网上的文章,他自2002年至2005年期间主管武汉大学EMBA,2005年后主要精力在中央财经大学办CEMA,“以此挑战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经济学和金融学教育”。怎么有时间在北大上课呢!
另:据了解,光华全职教员的标准授课工作量是每年9学分,每学期按照20周算的话,标准工作时间是每年180小时. 光华教授还有带研究生的职责和提供社会服务的责任。系主任职务可抵三个学分的教学工作量。但据应用经济系的教员讲,2002年之后,邹基本上没有能履行系主任的职责,系里的行政工作是有李其副主任和其他教员分担。(甄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8-16 14:33:00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济学论坛 → ≡ 学术沙龙 ≡ → 『 名家茶坊 』 → [原创]邹恒甫在光华课时数的详细统计


第 5 楼

张三李四

这场争论如果会提高邹先生或者张先生任何一方在公众中的道德观感,那真是活见了鬼了;如果这场争论可以改变中国经济学教育的现状,那更是活见了鬼了。

呵呵,一个个“道德良知”地都忽悠去吧。说不定真会有一个“武大学派”可以出现。只希望这个“学”字还在。


第 7 楼

张三李四


呵呵

中国经济学现在需要的怕不是看清楚谁的本来面目,谁高尚谁不要钱,等等等等。

这种争论完全是一种消耗,并且是在本来就相当不富裕的情况下的消耗。拜托都把该做的事情做做好,那才是“功德无量”。

第 9 楼

张三李四

说邹先生要提升自己“身价”,这话我不信,他老人家只怕是打算着要名垂千古的,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6 14:44: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7-8-16 14:33:00的发言: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济学论坛 → ≡ 学术沙龙 ≡ → 『 名家茶坊 』 → [原创]邹恒甫在光华课时数的详细统计


第 5 楼

张三李四

这场争论如果会提高邹先生或者张先生任何一方在公众中的道德观感,那真是活见了鬼了;如果这场争论可以改变中国经济学教育的现状,那更是活见了鬼了。

呵呵,一个个“道德良知”地都忽悠去吧。说不定真会有一个“武大学派”可以出现。只希望这个“学”字还在。


第 7 楼

张三李四


呵呵

中国经济学现在需要的怕不是看清楚谁的本来面目,谁高尚谁不要钱,等等等等。

这种争论完全是一种消耗,并且是在本来就相当不富裕的情况下的消耗。拜托都把该做的事情做做好,那才是“功德无量”。

第 9 楼

张三李四

说邹先生要提升自己“身价”,这话我不信,他老人家只怕是打算着要名垂千古的,呵呵。


张三李四版主,你说话可是不三不四啊。

老邹,他是争个人的权益,他也有这种权利。谁说过,老邹和张维迎的相争,是为了道德良知或者提升谁的道德观感的呢?你可真是活见了鬼了。

你认为,真会有一个“维迎学派”可以出现,只希望这个“学”字还在吗?

张三李四阿姨,他还“拜托都把该做的事情做做好”,那么,他认为老邹该做的事情,做做好了没?他认为张维迎做的事情,做做好了?

不三不四。

兄弟我认为:老邹犯了一个学术错误!和维护了一个学术正确!

第一,老邹违反了张维迎关于赎买,腐败就是次优的正确学术,这是老邹所犯的学术错误!老邹应当早就对张维迎这个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后来的张富院长大人和张正维迎光华院长大人,搞赎买嘛,搞腐败就是次优嘛!现在可好了,大家来看,现在是怕累脱最劣!根本没有皆大欢喜嘛!而张维迎成了利益最大受损者了!!!可恨!!!

第二,老邹符合了张维迎关于产权明确清晰的正确学术。人权,或者说,教授的权益,规则、诚信的至高无上地位,严重决定着效率,例如经济学教育研究的效率。那么,假若不明确老邹和张维护迎之间各自的合法权益、正当权益之界限,那是搞不好教育科研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6 14:57:00
qdcd
帅哥哟,在线,有人找我吗?
复制代码
等级:论坛游民
文章:95
积分:29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23日
2
用支付宝给qdcd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qdcd

发贴心情
邹恒甫在光华所完成的部分工作任务初考
日志投稿修改删除
在网络上进行搜索相关新闻报道,个人博客等信息对邹恒甫在光华所完成的部分工作任务确认,目前部分结果如下,请大家指正。

1、 2006年夏天,我还以光华的老师身份在石河子大学讲一门小课.
http://www.gsm.pku.edu.cn/store/detail/article.asp?articleId=2561&Columnid=3&view=

衣带渐宽终不悔-新疆支教小记


今年暑假,我院二十余名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奔赴新疆石河子大学进行支教工作。石河子大学是国家西部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指定的北京大学的“对口支援”单 位。我院于鸿君教授去年起挂职在石河子大学任副校长,他积极地推进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和商学院与我院的联系,多次与我院领导和教师商讨石河子大学经济 管理教育的发展大计。我院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对口支援工作。我院王其文教授担任石河子大学商学院的共同院长,靳云汇教授担任石河子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的共同院长,二十多名光华各院系的教师在石河子大学的第三学期(暑假小学期)为当地的学生开设了接近20门经济管理类课程,课时长的达1个多 月。有的老师白天8个小时集中授课,晚上还要给同学作讲座,研讨会,一周下来嗓子都累哑了。还有几位老师为了不耽误提前安排好的课时,从欧洲参加完学术会 议刚到达北京,不顾旅途疲惫,又马上启程赶赴新疆。光华老师们的敬业精神,精彩的讲课和对西部教育的无私投入受到当地学生和老师的高度评价。

志愿参加石河子支教教师不完全名单:王其文,王立彦,孔繁敏,张志学,王亚平,龙军生,田利辉,贾春新,杨云红,蔡剑,秦宛顺,靳云汇,厉以宁,曹凤岐,何志毅,吴联生,伍利娜,邹恒甫,龚六堂,赵占波(我院博士,现北大软件学院讲师),何一峰(我院在读博士),马庆林(我院在读博士),王震(光华06毕业生)。

2、组织暑期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www.baidu.com ,以(邹恒甫 一堂课 夏令营)为关键词查询结果:
........不过,这个帖子让我想起了北大夏令营。我回想了一下,发现我跟这两人有过一面之缘。北大夏令营开幕的时候,张维迎好像来过一次,没什么印象了。邹恒甫夏令营的时候上过一堂课,讲什么的我也记不清了:他的口音比较重,我听了半个钟头才...

3、组织外国访问教授的专题课程:Turnovsky, Myerson, Barro, Kiyotaki,Gallant, Easterly......
http://langwangandy.spaces.live.com/blog/cns!9B3AED89383B84F0!290.entry
7/18/2005
美式英语第一天
下午紧接着上Myerson的博弈论--确切的名称叫《政治中的对策论》。中午跑了一趟恒基中心帮一个师兄拿3方协议,回来进教室看见102都坐满了,大概好多慕芝大教授之名而来的旁听哲。
见讲台上站着一个穿着皱巴巴的白衬衣,扎在黑色的西裤里面,下面光脚穿着凉鞋,就跟一个ws男一样。结果这就是Myerson...
麦 老师开始讲课,一上来就扔了一个定理一个引理还有一个不可能性定理,全部都懵了。因为我们原来学的博弈论都很简单,画框框的那种,受不了这个又是F又是X 又是E还有巨多不等号和求和号的...下面一片怨声载道,但是都没有人举手说。而且老头讲课挺随便的,拿着个破本就开始自己推,起码出了10来次错误,自 己在黑板上改来改去,每次说“i'm sorry"的时候,我都怀疑他是gay...熬到下课,走了差不多20个人,我去跟麦老师说您老能不能讲慢点,顺便把那个出租车问题问了问--还是没有 明白,他说谢谢你跟我说哦。
他大概的意思就是,博弈论可以用在公共选择的很多问题中,所以可以解决诸如是否民主制度是最优的社会制度、什么样的选 举程序是最好的、文化的差异对于社会公共选择的影响之类。他中间曾经一度特别激动,说去年美国的总统选举出现了他不期望的结果,然后用不可能性定理来说明 因为布什怎么怎么样,所以似乎选民就被他骗了选了他;然后他又说自己设计了一套比现行的选举制度更优的制度,但是在美国没有人听他的。觉得还是没那么简单 吧,而且政策的东西永远是政府官员说了算,经济学家说得再多也只有参考意义,现实的情况比起单一的模型复杂多了。
第二节课更牛比,他讲了一个国王和执政官的模型,大概结论(没听懂)是说为了避免被颠覆,应该把权力分配给更多人。然后开始讲历史了,用法国路易十四、英国亨利二世、中国汉朝和唐朝、土耳其帝国、古罗马帝国的例子来正反证明,下面全部云里雾里,邹恒甫正好来听,他讲得更起劲了...
4点就饿了,感觉认真学习特别消耗体力,5点下课累得不行,跑去吃了一大碗西红柿鸡蛋面回来坐着休息了...

http://www.huajiadi.net/lofi.php?t2547.html
呵呵,根据我观察能找到好教职的,多半还是牛校毕业的呀。
不过现在普林斯顿的师资确实是太牛了。Kiyotaki暑假去北大讲过课,确实是大牛级人物!

http://www.chinamusical.net/blog/more.asp?name=yajun&id=4541#comment
[AnythingGoes]北京听课杂记(一) 
yajun 发表于 2005-8-15 19:39:35
一 个月北大的生活结束了,问问自己有没有什么收获,值不值得花一个月专门跑到北京去听呢?在北京住了这么长时间,聚会FB都不忘,课也没少听一节。效果很难 说,现在还很模糊的,也许有。话说回来,其实每个学期都有外教来学校讲课,不乏大师名人,我都以各种理由不去听,到北京去也许是要感受一下气氛吧。

写杂记,主要记杂七杂八的东西,也算留下点记录。
Gollier C, 比利时卢维思大学经济学博士,法国图卢兹大学经济学教授,法国产业经济研究所研究主任。曾任国际风险理论协会主席,获得过"Royale Belge"奖和"Ernst Meyer"奖。他的教材The Economics of Risk and Time 获得MIT出版社最高奖。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投资组合与投资风险分析、期货与期权、金融经济学。
Roger Myerson,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国际计量经济学会会员,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对策论领域发表论文近百篇。曾任或现任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me Theory,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等学术刊物编委或副主编。
Nobuhiro Kiyotaki,英国伦敦经济学院(LSE)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理论。
Christian Gollier的课6号就已经开始,但是我们期末考试到8号才完,11号晚上02级一队人马才到北京,12号一大早就去听Gollier的课。 Gollier去年暑假就来武汉讲过课,见过他几次,人张得高大健壮,也算是风度儒雅,谦虚严谨,讲课也是非常敬业,以前还拖过堂,一定要把东西讲完。 Gollier人还真很客气,12号他一来就说了一段英文说是欢迎WD新来的同学云云,还真的穿了件去年高研中心搞夏令营发的T-shirt。
12号的时候课本已经讲到Chapter 10了,布置了几次作业,开始很多人都还担心考试的事,后来申请不考,居然上头同意了,从此一堆人就不来听Gollier的课了。
不 过听不懂Gollier的课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据经常听外教课的同学说Gollier的口语是来讲学的外教里最差的,仅次于某美籍意大利人。他基本上所有 的r都发法语音,听起来就是h,不过即使清楚了这一点,多听懂了几个单词,还是不行,他说英语的语速就是法语那个速度,有时候连起来说就完全分不清楚了。
好在法国人讲课风格跟中国大部分数学老师差不多,板书非常清晰有条理,即使不懂他说什么看看板书也大概明白,而且他老老实实地讲课本 Decision making under uncertainty,书写得也相当浅显,比较好懂,难怪某些貌似牛人的都不想听了。
最 后几次课Gollier讲论文,我突然发现自己能听懂他说的一大半的话,但是论文听着听着又糊了,下午听课老是会容易犯困,而且还是在这么个封闭缺氧的教 室里。Anyway,听懂了一些东西还是有些收获的,他讲了一些前人文章里处理问题的方式,有些非常巧妙,让人不禁感慨虽然不可能做到模拟现实世界,这些 聪明的脑袋还是想出了许多漂亮的方法。
比较搞笑的是在讲偏好的基本假设的时候(以前从没太注意这三个假设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Gollier问 了我们两个投资上的问题,某人前后两个问题的回答让他得出了此人的行为无法分析的结论,因为他是非理性的,违背了经济学关于人是理性的基本假设。其实我觉 得日常生活中的个人理财是很容易范这种迷糊的。
事实证明我们逃过了唯一一个正式的考试。考试那天下午老邹出现了一会,讲了几句(每次讲话的思想都是一样的)。Gollier还真是认真,卷子出的很正式,而且还亲自改。去年考试时有很多人作弊让他抓到了,反映到老邹那儿,说这些得开除了吧,老邹只好说:作弊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faint~~~~)开除不了。那天考完,问他有没有人作弊,Gollier也学了中国变通,说:也许有吧,也许没有。
曾 经很想去法国,于是幻想了一下申请图卢兹大学,听说图卢兹也是个极偏僻的地方,经济学全靠有Tirole几个大人物在那成立的研究所,世界排名第七。今年 研究生毕业的某人申请了图卢兹,图卢兹还很看得起的给了国家奖学金,结果某人又不去了,因为他也同时申请上了美国前十的大学,图卢兹那边的很生气,对以后 想申请的人来说后果看来也很严重。中国学生的作风啊,的确总是拆后人的桥,猜测某人也是想出国再转去学商了。
不过老邹似乎是不推崇法国式的教育的,法式教育跟中国很类似,老师讲课也是把所有东西都给你推导得清清楚楚的,非常严谨非常清晰。老邹推崇美式教育,就是塞一大堆过量的东西给你,看你自己能从中吸收多少,老师讲课也是天马行空,有时不知所云。
第二个教授Roger Myerson就是个典型。

http://www.gsm.pku.edu.cn/store/detail/article3.asp?articleId=2798&Columnid=682&view=

光华学院2003应用经济学报告系列

第6讲
  纽约大学经济学系William Easterly教授将于2003年12月12日-15日在我院讲授“经济发展与增长”专题,课程具体安排如下:

12月12日(周五)
1:00-3:30pm
118室
7:00-9:30pm
219室
12月13日(周六)
9:00-11:30am
219室
2:00-4:30pm
219室
12月14日(周日)
9:00-11:30am
219室
2:00-4:30pm
117室
12月15日(周一)
9:00-11:30am
119室
7:00-9:30pm
218室

附报告人简介:
Professor William Easterly got his Ph.D. in Economics from MIT in 1985. His primary fields of interest includes Afric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owth, macroeconomic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political economy. He also serves as editor of BE Press Journals in Economics and Growth of Developing Areas, and associate editor for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第2讲
报告题目:1、汇率、货币联盟
     2、美国经济政策
报告人:Robert Barro (巴罗)
主持人:金立群 亚洲开发银行第一副行长、前财政部副部长
    张维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邹恒甫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报告时间:9月17日周三9:00-11:30am
报告地点:光华楼202室
附报告人简介:
   Robert Barro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瓦格拉经济学讲座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研究员,布鲁津斯研究所高级顾问。 曾任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MIT访问教授,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经济波动与增长、宏观经济学、货币理论。

4、主编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邹恒甫:武汉大学的又一张王牌 人民网记者钟心
邹恒甫教授所主持的另一项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的科研活动就是主编了中国的第一本经济学英文期刊:“Annals of Economicsan Finance”《经济学与金融年刊》。该期刊由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邹恒甫教授担任主编, 并按照国外一流经济学期刊的模式,聘请著名华人经济学家担任副主编(co—editor)。从2000年正式出版,一年两期,采用匿名审稿的制度。该期刊 已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收录,同时也被最权威的美国经济文献库JEL收录,这标志着该杂志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主流经济学杂志之一。
http://www.aeconf.net/index.htm


5、在北大上课,讲座
http://finance.sina.com.cn/economist/jingjixueren/20051110/11572109069.shtml
邹恒甫:功臣还是罪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1:57 南方人物周刊
10月23日,本刊记者采访邹恒甫的时候,他在北大教课时被慕名者搬到一个会场,“他们把我缠得脑袋都大了”,他直言,“这是最后一次”。他恨恨地说,又摇摇头,“还不好说死。”他最烦正襟危坐地出席大会。

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10&replyid=399678&id=80378&page=1&skin=0&Star=2
北大光华学院lifeilove 网友发帖 2005-10-21 0:16:00
--------------------------------------------------------------------------------
这周邹老师回到了北京,给我们讲了一次数理马克思, 觉得很不错。中国很多人大吵大嚷说马克思的经济学是形式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统一,可是他们既没做好形式逻辑也没搞清楚历史逻辑。至于刘国光,可能是被自己的 政治立场影响,相信它不会在乎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解读,反而会诬蔑人家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解读。我们从小的政治书上不就是这么说人家西方新马克思 主义么?也不知道中国有哪个人可以比得上沃勒斯坦这样的信马克思主义者。

http://cheaper.yculblog.com/index15.html
CHEAPER 发表于 2005-03-21 08:38:23
今天很累,身体上和精神上都是,尤其是后者的挫折感。
原因是听了邹恒甫的课,依然是一片骂过去,然后就是刺激大家。虽然听了很多次了,可是还是被影响了,于是跟自己说,你很弱,你要努力。
上完博弈论,脑子就挂了。不过还是鼓励自己去图书馆看书,谁知也许是个错误。完全静不下心,一个公式看了无数边就是不懂,而且越来越急,于是换书,还是如此。改成中文的,依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6 14:58:4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6 15:01:00
看看上面这贴,不知道那么多零是怎么算出来的。

最有趣的是,一帮家伙先是说每次去听邹恒甫的课就是听他骂人,现在又变成他根本没上过课了。这个算术还真是厉害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6 15:03:00

附录一:我在光华自2002年来每年所完成的工作任务(每一教师需完成两门或三门课程)

邹恒甫:2005年7月,我和张维迎在维迎办公室对质,责问他为什么要我放弃我的系主任头衔.维迎说道:你恒甫可以集中精力去做三件事:(1)办好<经济和金融年刊>;(2)组织国际学术交流和讲座;(3)多培养几个好博士生.张维迎还承诺给予一定的资金.现在,你张维迎是多么地健忘啊!

我在光华自2002年来每年所完成的工作任务(每一教师需完成两门或三门课程):

(1)主讲高级公共财政博士生专题;

(2)主讲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士生专题;

(3)辅导博士生论文;

(4)组织外国访问教授的专题课程:Turnovsky, Myerson, Barro, Kiyotaki,Gallant, Easterly......

(5)组织暑期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6)主编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此任务为两门课程;

(7)当应用经济学系系主任. 此工作算一门课程;

(8)直到2006年夏天,我还以光华的老师身份在石河子大学讲一门小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