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3442 13
2007-08-02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济学论坛≡ 学术沙龙 ≡『 名家茶坊 』 → 邹恒甫,你有完没完啊? 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10&replyid=274942&id=332475&page=1&skin=0&Star=1

实在看不下去了,出来说说话。

邹恒甫和张维迎都是不错的经济学家。两个人互相咬起来是国内经济学的悲哀。这次邹张之争可能是光华的派系权利斗争。不要搞得这样子,无法收场。邹恒甫,您基本上不在光华教课,为什么还要作应用经济系的系主任。顺便问问钱颖一,田国强还有艾春荣你们这些美国人怎么这么热衷于回来当官啊。张维迎是个常住北大的中国人,张维迎还是为中国的转轨做了很多事情的,那时候他才二三十岁,我很佩服这一点,张写的东西很朴实,当然邹写的东西也相当不错,邹的水平也可以回来当院长,前提是要从美国回来,而不是挂名暑假回来赚钱的那种。

邹张都懂现代经济学,两个咬起来,欢心的是那些国内不懂现代经济学的土鳖,注意我说的是那些不懂现代经济学的土鳖(不见得土鳖都不懂现代经学)。在国内经济院系,不懂现代经济学的框架和分析方法的老师可以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很多985院校的经济学院系,中年以上的基本上不懂,很多年轻的也只懂点计量的皮毛,会用软件,不会看结果。这一点一点都不夸张,俺有亲身体会。邹有武汉大学,张在北大,各有各的田,别斗了,赶紧耕吧,中国大陆经济学的现代化任重而道远啊。

还有一个疑问,当时看刘道玉(把邹恒甫送到哈弗的那位武大校长)写的一篇东西,邹恒甫当年是国家拿出宝贵的美元外汇送他去哈弗的,是国家公派的,为什么邹毕业后滞留美国,而没有回国?那他现在大吹自己品质至纯至真是不是有点虚伪啊?后来邹回国兼职办的武大高级研究中心,基本上就是留美预科班,对中国经济工商界没什么价值而言,邹现在干的基本上就是写推荐信的活了。而北大光华和ccer真是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啊。去北大,你能找到张维迎和林毅夫,去武大,你找不到邹恒甫,因为他在美国。

最后说几句了,邹恒甫别折腾了,该干点啥干点啥吧,别利用网络这些宣传工具搅浑水了。真是有体没出发泄的话,就给国内院校不懂经济学的教授们扫盲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8-2 12:23:00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济学论坛≡ 学术沙龙 ≡『 名家茶坊 』 → 老邹,现在没完 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10&ID=332795&replyID=332795

老是有人劝你歇歇,别整天老在网上和张维迎过不去,

他们的理由是你好歹也算个有水平的经济学家,整天老骂张维迎,有什么意义,该干嘛就干嘛去,别出来和张维迎过不去。

说实话,我觉得他们真的很有趣。

老邹你不仅要做一个经济学家,还要做一个有良心和正义感的人啊,

要是一个经济学家没有了良心和正义感,和臭咸鱼有什么区别。

你老邹今天不骂,

明天就有更多的人成为被学术官僚随意压迫宰割的赵恒甫,钱恒甫、孙恒甫、李恒甫。

老邹你还好,好歹还有经济实力,还有些影响力和号召力。

那些在国内没钱没权没有影响力的穷教师怎么办。

岂不是要向蚂蚁一样被人家随意踩死。

老邹,你放心,

有人绝对支持你,

至少我算一个,虽然是无名小卒,无钱无权,好像还有那么一点点良心和正义感。

老邹

揭露那些随意压迫普通教师的学术官僚的丑恶嘴脸,

让那些在这黑乎乎的中国学术界的人们看到些希望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 12:27:00
鲁迅没有留下正式的遗书,只在《死》中写下了死后的嘱托:“一、不能因为丧事受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 12:31:00

论睁了眼看

鲁迅

虚生先生所做的时事短评中,曾有一个这样的题目:“我们应该有正眼看各方面的勇气”(《猛进》十九期)。诚然,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然而,不幸这一种勇气,是我们中国人最所缺乏的。 

  但现在我所想到的是别一方面—— 

  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我们的圣贤,本来早已教人“非礼勿视”的了;而这“礼”又非常之严,不但“正视”,连“平视”“斜视”也不许。现在青年的精神未可知,在体质,却大半还是弯腰曲背,低眉顺眼,表示着老牌的老成的子弟,驯良的百姓,——至于说对外却有大力量,乃是近一月来的新说,还不知道究竟是如何。 

  再回到“正视”问题去:先既不敢,后便不能,再后,就自然不视,不见了。一辆汽车坏了,停在马路上,一群人围着呆看,所得的结果是一团乌油油的东西。然而由本身的矛盾或社会的缺陷所生的苦痛,虽不正视,却要身受的。文人究竟是敏感人物,从他们的作品上看来,有些人确也早已感到不满,可是一到快要显露缺陷的危机一发之际,他们总即刻连说“并无其事”,同时便闭上了眼睛。这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当前的苦痛不过是“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为。”于是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因为凡事总要“团圆”,正无须我们焦躁;放心喝茶,睡觉大吉。再说费话,就有“不合时宜”之咎,免不了要受大学教授的纠正了。呸!

 
 

   我并未实验过,但有时候想:倘将一位久蛰洞房的老太爷抛在夏天正午的烈日底下,或将不出闺门的千金小姐拖到旷野的黑夜里,大概只好闭了眼睛,暂续他们残存的旧梦,总算并没有遇到暗或光,虽然已经是绝不相同的现实。中国的文人也一样,万事闭眼睛,聊以自欺,而且欺人,那方法是:瞒和骗。 

  中国婚姻方法的缺陷,才子佳人小说作家早就感到了,他于是使一个才子在壁上题诗,一个佳人便来和,由倾慕——现在就得称恋爱——而至于有“终身之约”。但约定之后,也就有了难关。我们都知道,“私订终身”在诗和戏曲或小说上尚不失为美谈(自然只以与终于中状元的男人私订为限),实际却不容于天下的,仍然免不了要离异。明未的作家便闭上眼睛,并这一层也加以补救了说是:才子及第,奉旨成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经这大帽子来一压,便成了半个铅钱也不值,问题也一点没有了。假使有之,也只在才子的能否中状元,而决不在婚姻制度的良否。

   (近来有人以为新诗人的做诗发表,是在出风头,引异性;且迁怒于报章杂志之滥登。殊不知即使无报,墙壁实“古已有之”,早做过发表机关了;据《封神演义》,纣王已曾在女娲庙壁上题诗,那起源实在非常之早。报章可以不取白话,或排斥小诗,墙壁却拆不完,管不及的;倘一律刷成黑色,也还有破磁可划,粉笔可书,真是穷于应付。做诗不刻木板,去藏之名山,却要随时发表,虽然很有流弊,但大概是难以杜绝的罢。)

 《红楼梦》中的小悲剧,是社会上常有的事,作者又是比较的敢于实写的,而那结果也并不坏。无论贾氏家业再振,兰桂齐芳,即宝玉自己,也成了个披大红猩猩毡斗篷的和尚。和尚多矣,但披这样阔斗篷的能有几个,已经是“入圣超凡”无疑了。至于别的人们,则早在册子里一一注定,末路不过是一个归结:是问题的结束,不是问题的开头。读者即小有不安,也终于奈何不得。然而后或续或改,非借尸还魂,即冥中另配,必令“生旦当场团圆”才肯放手者,乃是自欺欺人的瘾太大,所以看了小小骗局,还不甘心,定须闭眼胡说一通而后快。赫克尔(E.Haeckel)说过:人和人之差,有时比类人猿和原人之差还远。我们将《红楼梦》的续作者和原作一比较,就会承认这话大概是确实的。 

  “作善降祥”的古训,六朝人本已有些怀疑了,他们作墓志,竟会说“积善不报,终自欺人”的话。但后来的昏人,却又瞒起来。元刘信将三岁痴儿抛入蘸纸火盆,妄希福佑,是见于《元典章》的;剧本《小张屠焚儿救母》却道是为母延命,命得延,儿亦不死了。一女愿侍痼疾之夫,《醒世恒言》中还说终于一同自杀的;后来改作的却道是有蛇坠入药罐里,丈夫服后便全愈了。凡有缺陷,一经作者粉饰,后半便大抵改观,使读者落诬妄中,以为世间委实尽够光明,谁有不幸,便是自作,自受。

   有时遇到彰明的史实,瞒不下,如关羽岳飞的被杀,便只好别设骗局了。一是前世已造夙因,如岳飞;一是死后使他成神,如关羽。定命不可逃,成神的善报更满人意,所以杀人者不足责,被杀者也不足悲,冥冥中自有安排,使他们各得其所,正不必别人来费力了。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著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彷佛亡国遭劫的事,反而给中国人发挥“两间正气”的机会,增高价值,即在此一举,应该一任其至,不足忧悲似的。自然,此上也无可为,因为我们已经借死人获得最上的光荣了。沪汉烈士的追悼会中,活的人们在一块很可景仰的高大的木主下互相打骂,也就是和我们的先辈走着同一的路。 

  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是互为因果的,正如麻油从芝麻榨出,但以浸芝麻,就使它更油。倘以油为上,就不必说;否则,当参入别的东西,或水或碱去。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 

  现在,气象似乎一变,到处听不见歌吟花月的声音了,代之而起的是铁和血的赞颂。然而倘以欺瞒的心,用欺瞒的嘴,则无论说A和O,或Y和Z,一样是虚假的;只可以吓哑了先前鄙薄花月的所谓批评家的嘴,满足地以为中国就要中兴。可怜他在“爱国”大帽子底下又闭上了眼睛了——或者本来就闭著。 

  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 

一九二五年七月二十二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 12:54:00
楼主这几个帖子想表达什么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3 13:20:00
以下是引用大象无形在2007-8-2 12:54:00的发言:
楼主这几个帖子想表达什么观点?

老兄好。以上贴子,全是转贴,没有兄弟的发言。兄弟是提供一些有关的资料,各位老兄随意看看,看了之后各有各的看法吧。

另外再转一个资料贴: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济学论坛≡ 学术沙龙 ≡『 名家茶坊 』 → 誓死支持张维迎 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10&ID=334312&replyID=33431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