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1641 4
2013-03-14


       我是刘德,我要挑战历以宁。我能解决“千古未解之迷——为什么贫富差距不可扼止?”这个问题,而历以宁不能。
  中国的经济学家多如牛毛,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方面是没有找准研究的话题,另一方面是缺少创新的人才。说到“没有找准研究的话题”,这真令人遗憾。阿德在这里提示一下,仅供各位参考。“千古未解之迷——为什么贫富差距不可扼止?”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的话题。这个话题在刘德著作的《财富论》中有深刻地论述。 中国出不了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因为中国的所谓的经济学家喜欢拍别人的马屁,抄袭国外的一点理论,然后在课堂上讲得口若悬河,好像很有才华。要成为真正经济学家,就是要多动脑筋,多创新,创立新的理论。

千古未解之迷——为什么贫富差距不可扼止?
  
  一、提出问题
  如果说在信奉至上的年代,学识决定一个人的品质,那么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财富则主宰一个人的精神。全球一年一度的《福布斯》亿万富豪排行榜不知曾经灼伤了多少双求财若渴的眼睛,获得财富日益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终极目的,贫富差距也日趋加剧。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作出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治抉择,是偶然,还是人类历史发展地必然选择?“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允许贫富差距”,也是“私有制”的代名词。难道“私有制”和“贫富差距”真的不可扼止吗?
    宋代起义农民提出了“均平富,等贵贱”,多么美好,多么完美。太平天国颁布了《***田亩制度》,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可是,均了吗?等了吗?没有。最伟大的理想社会主义家欧文一手执导了乌托邦式的“新和谐公社”。社员各尽所能,全部社员能够享受医疗保险,并且老有所养。瞬间,五湖四海的人云集而来。结果,人走鸟飞,一片荒芜。最精彩的故事还数中国的大锅饭。公社实行统一核算,统一劳作,统一分配;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似乎达到了自由、平等、无限民主的局面。最后出现了“吃饭打冲锋,做事磨洋工”的怪状。随着东欧的巨变,苏联的解体,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允许一个部分人先富起来”。可见,不管什么样的平均主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对平均主义的否认、批判和终结。
  如果把人类社会分成两大部分,那么一部分是人,另一部分就是财富。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于是,人与人之间的财富争夺战争旷日持久、永不厌倦地进行着。财富象征着权力、富有、自由、尊贵等,几乎是所有的人都想得到的东西。 在争夺财富的战争中,在追逐财富的道路上,一部分人屡战屡胜,一路凯歌,以致财富倍增,腰缠万贯,荣华富贵,富可敌国;另一部分人一生收入微薄,穷困潦倒,平庸,碌碌无为。为什么会出现贫富差距呢?为什么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富人是运用什么样的工具和手段增加财富呢?在财富争夺战争中隐藏一个怎样的游戏规则?财富迅速聚敛的方法可以克隆和复制吗?
  
  二、分析问题
  
  (一)、贫富差距是能力转化和传递的必然结果
  
  贫富差距是当今世界争议最激烈的话题之一;贫富差距是经济学中的问题,应该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富就是表示占有财产多,富裕表示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等的数量多。贫困就是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等的数量少。贫富差距的本质就是私有者所占有财产有差距,所占有财富有差距。消除贫富差距就是倡导和推行平均主义,实行平均主义就是消灭贫富差距。
  我们不难看出,个人作为社会的细胞都向社会伸出贪婪的手。我要、我能够要到多少,能够给我多少。所有的个人都在给社会这个“大老板”打工,个人为“大老板”付出劳动、智慧、以及个人所能够付出的所有的能力,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换取自己所需财富。在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石头、木棒等工具,这样的能力换来的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能力一日千里的改变,换取的回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付出劳动,付出创造财富的能力,才能获得劳酬,才能获得生存资料。可见,创造财富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而说明了,生存资料的获得是能力的转化和传递的结果。
  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关系是能力的转换和传递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必然受到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规律——财富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这种关系中的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要符合财富规律的要求。因此,每天每人都是24小时,每天几乎所有在工作的人都在辛勤努力的工作,毋庸忌讳,每天每个人的劳动报酬几乎都不一样;收入的悬殊就逐渐形成了贫富差距,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穷的依然贫穷,富的依旧富裕。在种种现象的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支配,早已注定,这就是能力的转换和传递规律——财富规律。
  
  (二)、在能力的转换和传递规律隐藏着一只“看不见的手”——财富规律





以上观点出自刘德著作的《财富论》,《财富论》诚邀投资商!18207460606
本文来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http://bbs.cenet.org.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10&id=425168&star=1&page=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3-15 19:15:45
好奇于楼主所说的“贫富差距是千古未解之谜”一说,是什么时候学者开始关注贫富差距问题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6 19:31:33
现有的任何书籍和资料都没有解释,或者说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存在贫富差距,这就是千古之谜!小白兔的寡闻可见一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30 22:28:43
厉以宁的名字都打错了,还挑战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 20:40:37
hangtian8881 发表于 2013-3-30 22:28
厉以宁的名字都打错了,还挑战呢
我不挑战厉以宁,我要挑战你.请留下尊姓大名!

我不挑战厉以宁,我要挑战你.请留下尊姓大名!


我不挑战厉以宁,我要挑战你.请留下尊姓大名!


我不挑战厉以宁,我要挑战你.请留下尊姓大名!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148822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