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发达国家的援助有所增长,但是增长空间有限
为了减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发达国家增大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就显得尤为必要,英国已经呼吁将原来发达国家每年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规模从50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已经得到了美国等国家的支持。不过,对于全球来说,这依然是杯水车薪。目前看来,国际性援助要大幅增长的空间并不大,这主要是因为主导性的大国美国在增加国际援助方面闪烁其辞,美国的对外援助目前仅仅占到其GDP的不到0.1%,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低的。如果美国不率先采取积极行动,其他发达国家采取大规模援助的空间并不大。
(4)移民政策反而呈现收紧趋势
在贸易和投资之外,增大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移民也是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的重要渠道。据哈佛大学一位学者测算,如果允许占发达国家劳动人口3%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移民到发达国家,每年可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2000亿美元的收益,这个收益甚至超过目前正在进行的多哈回合可能带来的收益。但是,目前发达国家对于移民采取了相当严格的举措,特别是911事件之后,对于移民的控制更为严格。从全球人口波动趋势看,未来20年发达国家的人口会轻微下降,发达国家则会增加20亿人口,人口的分布将会更不平衡。
(5)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采育全球化收益分享所可能导致的结构调整举步不前
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利益分享,必然会促使发达国家的结构调整。这些特定产业的政治力量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进行抵制,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低廉的劳动力对发达国家的工人构成了竞争;一些发达国家的反对全球化人士建议要在推进全球化进程中更多地提高劳工和社会标准,实际上无非是找一个借口来抵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的冲击,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全世界的穷人不是这些反全球化论者所关注的、为跨国公司工作或在现代化出口行业工作的中产阶级,而仅仅是能维持温饱的农民或打零工的游民,这些反全球化论者建议的提高主要行业的劳工标准同他们完全不相干。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经受了相当大的冲击,但是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却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而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则因为缺乏竞争优势而面临调整。这就必然涉及到部分阶层的利益,特别是涉及到就业的调整等重大的现实问题。于是,这些阶层会转而成为反对全球化的力量,并且积极促使本国ZF建立、强化贸易壁垒。
实际上,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已经形成了不容忽视的后果。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先生在谈到拆除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问题时说,每年由于发达国家贸易壁垒所增加的贸易成本,就相当于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援助资金数量的两倍。如果这些贸易壁垒还要强化。后果将更为严重。
(6)国际货币体系显著不利于发展中国家采育全球化的进程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承认,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对称的、是倾向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或者说,迄今为止的国际金融体系是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基础形成的,本身既没有反映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又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体现这种不平衡的地方很多,如:主要的国际货币都是发达国家的货币,发达国家通过发行国际货币就可以获得大量的铸币税收入,而本来外汇资金短期的发展中国家还需要用宝贵的资源来换取这些国际货币、并且以极低的回报以外汇储备的形式保存起来;在国际范围内发挥支配作用的都是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如跨国银行、投资基金等)等,这种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会加剧全球化过程中的不平等现象,也会加剧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波动。
从发展趋势看,当前的这种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国际货币体系还将延续下去,近期内发展中国家也难以奢望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中获得实质性的益处,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争论更多的还会是一种学术性的探讨而已,全球化的实质就是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在市场中是以资本和实力来说话;发展中国家现代试图期望国际金融组织在全球化进程中注重建立所谓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使大多数人获益,进而要求国际金融组织公正地代表全球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确立专业准则,恪守政治中立;但是,在当前的格局下,这对于国际金融组织显然是一种苛求,因为一些主要的国际金融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身就是以最为典型的市场化的方式-股份制的组织形式来建立的,拥有绝大部分股权的发达国家自然占据支配地位。发展中国家在这种状况下能够做的,只能是呼吁和争取,呼吁“改革的进程不应该完全由发达国家主导,必须由发展中国家参与”,期待发达国家“一定要认真考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因此,尽管当前的全球化进程在2001年受到的冲击基本上能够承受,但是,如果不在一系列国际性政策上对发展中国家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实质性的支持举措,那么,即将推进的全球化依然还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全球化的收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配的不均衡现象还会加剧,这对于全球化的继续平稳推进无疑是一个必须关注的现实威胁。
主要参考文献
巴曙松,《直面反全球化思潮中的迷思与难题》,载中评网(
www.china-review.com)
邢毓静,《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变迁与中国外资流入趋势》,载《中国外汇管理》2002年第一期。
The Ecomomist, February 2nd-8th 2002, Is globalisation at risk?
作者: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