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6053 4
2013-02-26
             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P91页,写到我们可以用支付意愿来构建需求曲线,此时的曲线叫补偿性需求曲线;普通需求曲线则表明人们在每一价格上所愿意够买的数量。
             可根据范里安的中级微观又说,我们可以把需求曲线的数量视作自变量,把曲线看做反需求函数,这时需求曲线的高度就测度的是1单位额外商品的边际支付意愿。
             斯的书和范的书定义的边际支付意愿是不相同的,我瞬间分不清了,想了几天没想明白,是不是存在2种定义?我的问题是边际支付意愿是被需求曲线还是补偿需求曲线的高度衡量的求高手指点.....
     (谈下我的小见解:补偿性需求曲线即希克斯需求曲线,斯的书认为它的高度衡量了边际支付意愿,我觉得对,因为沿着这条曲线,消费者总效用不变,交易等于没交易。需求曲线还包含了价格变化带来的收入效应,可是它的高度不也表明了消费者为消费1单位额外商品所付出的代价吗?不也是边际支付意愿吗?尽管沿着P下降消费者的总效用提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3-7 23:15:24
我认为是需求曲线的高度衡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7 23:35:41
淑淑芳要的飞翔 发表于 2013-3-7 23:15
我认为是需求曲线的高度衡量的。
个人认为两种曲线的纵轴高度都衡量边际支付意愿了。补偿线需求曲线除去了价格变化带来的收入效应,进而可以去衡量消费者剩余,而需求曲线包含了价格变化带来的收入效应,所以前者比后者陡峭,正如收入增加了,我们的支付意愿也会提高。这是我个人理解,不知道对不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9 18:47:52
各抒己见,都有一定的道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支付意愿总要有一个目的为前提: 一般需求曲线的目的是最大化效用,也就是让自己最舒服的边际支付意愿,希克斯需求曲线的目的是效用维持不变,衡量的是保留价格(最大边际支付意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