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衡量私人债务增速的最重要指标来看,中国现在已经处于十分危险的地带。首先来看看国际清算银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给出的指标。该银行发现,如果私人债务占GDP的比重加速上升,达到比以往10年趋势高6%的水平,这个增速就是出现严重金融困境的一个预警。在中国,私人债务占GDP的比重比以往趋势高出12%,同时也高于日本、韩国、美国和西班牙分别在1989年、1997年、2007年和2008年遭遇信贷危机冲击前的峰值水平。
中国国内之所以能达成那种看法乐观的共识,是因为他们似乎觉得这些金融万有引力法则不适用于中国。这些乐观者说,银行危机一般是在外国债权方要求兑现现金的情况下爆发的,而中国的外债数量非常少。不过,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12年8月发布的名为《伟大杠杆作用》(The Great Leveraging)的报告中,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经济学家泰勒(Alan Taylor)研究了发达经济体过去140年出现的79次重大金融危机后发现,依赖国内储蓄、外债很少的国家一样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Sharma目前是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新兴市场部负责人,也是2012年诺顿出版社(Norton)出版的《经济突破型国家:追逐未来经济奇迹》(Breakout Nations: In Pursuit of the Next Economic Miracles)一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