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摘自:Mr6
世上第一台150吋显示器,那它的价钱就是很高,直逼「天价」。过了五年,大家都出150吋显示器,于是显示器就慢慢变成「日用品」(commodity),变成就像卫生纸、牙膏、洗发精……不再独特,价钱公定,消费者看到一种,一定要拿来好几种其他的来比,比到最后「价钱」不免都是主要的因素之一。
这,就是「日用品」(commodity)的可怜宿命!现代上班族,在企业主与社会的眼中,也正在慢慢的变成「日用品」中。
这是什么意思?员工变成「日用品」?
这是在说,每一个人拥有的技能,都只是几万人之中的其中一个。你说,不对,你有一些别人没有的东西,那你就这样去催眠自己吧。在业主眼中,你之所以中选,只是因为他在现在他可以找人的「一个月之内」,你是来访者中最好的;但他就算找你进来,他也知道,像你这种人,外面很多啦,只是他们还没出来找工作。企业主永远抱着「以后还有人会更好」四处看看。
身为「日用品」的上班族们,这时候,只能就像其他的日用品一样,用「物超所值」来维持自己的卖相!于是,上班族发现,大家必须开始通融于比父母时代还低的薪资水平,再降就付不起房租了,于是又只能以「更努力工作」来增加自己价值。爽的是老板,他花了不多的钱,买到好多好多个小时的工作;老板之所以可以这样做,因为这些职人已经变成了「日用品」。
你说,你拿了一个证照,你说你曾经做过总经理特助,你理了一个全红的庞克头、你曾经做过什么项目……这些自以为豪的人生经历,一到了面谈室,面试的老板嘴里没说,但心里想的全是:「你,35岁,一个工程师,七年经验,大公司四年经验,主管三年经验…。」
当面试的老板选了日用品之后,就将日用品丢给完整的人事制度去处理。于是,所有的企业内训,还有什么的SOP,除了企业的竞争力,其实是专为这个「日用品」而设的,这样一来,无论是哪个地方来的「日用品」,只要够便宜的,回来就可以立刻训练成ok的状态。
「日用品」之说并非空穴来风,是有数字可以左证上班族就像150吋显示器,从独特的慢慢变成日用品,只是速度较慢罢了。文章举出,从2005年到2007年,美国的上班族中到年底还没有把假期用完的,呈现31%、33%、35%的逐年上升的状况。而目前共有高达59%的美国上班族说他们老板对工作的时数要求「正在上升中」,就算在2001年曾有一篇澳大利亚的研究引用了1973~1999的二十多年所收集的数据显示,员工时数过长所造成的疲倦反而降低工作效率?但业主不信这套,业主认为,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那怎么办,难道上班族就应甘于作个「日用品」吗?
大家如何摆脱「日用品」的宿命,有四点可以做:
一、教育自己想办法展现独特价值,以避免过长工作;
二、时间管理,让自己能在更短时间完成同样的工作;
三、提升创意能量,常常想办法提出实际的创意点来让老板看到你是特别的。
四、要让老板知道,不要只是埋头苦做认为老板会看到。
我对这个结论倒不太喜欢。我认为,目前看看肥皂、牙膏「突破重围」的方法,不只是「独特」而已,因为再怎么独特,你还是个日用品。
有没有其他的对策?
我想,关键是,身为企业日用品的上班族们,工作虽然已「融入」生活,但反之,生活也「融入」了工作,工作和生活变得密不可分,这点,或许是日用品翻身的机会。
我认为,我们应该把生活更融入工作,工作更融入生活!
你说,这不就表示工作时数,又更长了?但我宁可这样看:现代的企业实在太好了,老板允许我们将「生活」移到「工作」里!
在别人都还是对这个观念非常害怕的时候,我们已经先做好大融合。这样一来,竞争优势更强,也更快乐;我们不再因身为日用品而烦恼,反而快快乐乐的做个「有竞争力的日用品」!
我自己的将工作与生活「融合」的方法如下:
一、时时刻刻带着一张纸:这张八开的纸,记下所有瞬间的点子,四处走路,一有什么想法就记下,可带到工作里。你说,这表示我们得随时随地都在想着工作?不,我是这样看的:当我想起「它」的时候,有些想法时,我不希望放弃任何提升它的机会,若没有记下,想起也就忘记了,说不定我的脑袋经过早上充足睡眠,被外面地铁一刺激,可以产生很特别的想法!
二、平常中午即安排与朋友聚餐:有些人要等到周末才与朋友见面,我则相反,周末足不出户,要见面都在平常。有的公司中午时间规定较严,但有些公司相当宽松,与朋友吃饭其实不必太久时间,一个小时差不多,约在彼此的中点,来回加上半小时,时间到了,只要一句「我一点半还要开会」便可脱身。久而未见的朋友,尽量约在平常的日子,叙叙旧,这样可以更充份利用上班空档来「生活」,增加工作乐趣。
三、善用平日的早晨时间:早晨时间是一天的精华,虽然很短,却刚好位在「工作」与「生活」的交界,早晨一定是准备去上班,心情压力沉重,但人却还在舒服的家里。这段时间我个人是用来看全球新闻、写部落格,但早上的事不止这些,有时要洗澡、大便、刷牙、换衣服…这些可以通通穿插在写部落格之间,一边做事,一边构思,我发现这是「融合」一天的最佳时光。
四、在周末做整顿的工作:周末就像一团香喷喷的棉被,一在面前,就想整个人跳上去,一睡就是两天!就算不睡这么久,周末的整个脑袋至少都是完全空白的。周末可以干嘛?总不能周末也在工作吧?就没有周三和周末之分了啊。没错,但,我觉得「周末」是上班族天生的「休息站」,掌握着继往开来的枢纽,可别让「休息」变成你唯一做的事!因此我周末会安排一些「整顿」的工作,周六早上,我整理一整周的日记,回复之前没办法回的email,也在周日寄出一些周报给各界人士、写专栏文章等,现在已成习惯。每个产业有不同的做法,或许周末的时间可以好好再读一次这周以来的所有email,再调一调PowerPoint?
现在很少老板不让你将公司的档案带回家了,用一个大姆哥将档案带回家,周末可以轻松的review一遍,展望下周。
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就像肥皂变成日用品一样,是无法脱跳的宿命,怎么办?再怎么「特色化」,还是一样,不如就顺着日用品的模式。谁说日用品不好?现今最大的厂商都是日用品,搭着「日用品」的身份去打中成功,反而能够打中更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