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2047 0
2013-03-01
一、GG主导地位将逐步减弱
在由触控模组厂商所主导的外挂电容屏市场,经过过去2-3年的飞速发展,台厂、韩厂和陆厂均大幅扩大了传统外挂式电容屏的产能。从简单的供求看来,外挂式电容屏市场已是供大于求的状态,尤其是iPhone5开始采用in-cell技术,使得外挂式触控市场失去了年出货超过1.3亿支的一个庞大需求,供求关系可谓更是雪上加霜。
从细分来看,在GG和GFF之间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GG模组由于重量和厚度方面的劣势,在高端市场上慢慢让位于in-cell和On-cell;而在中低端市场中,受到成本方面的制约,市场逐步被GFF所侵蚀,可谓是两头受挫。
而GG的产能则是过去几年扩产远多于GFF,2010-2011年,两岸G-type阵营的厂商资本支出约为120亿,因此造成的GG的供求在2012年急转直下。
展望2013年,GG模组在成本以及轻薄方面均无优势,因此我们认为GG模组的需求将逐步让位于GFF、OGS、In-cell和On-cell。GFF在中低阶手机中的需求无忧,继续保持良好的供求关系。OGS在良率上升和成本下降的基础上,在小尺寸的渗透率将会有所上升。In-cell和On-cell在高端市场继续扩大份额。
图1 2010-2011各家厂商capex统计

图2 2010-2011G-type公司和F-type公司capex总计对比

二、Flim的逆袭将在13年延续、陆厂机会明显
2012年之前,Flim式触控由于性能方面的劣势,前景一度并不为市场所看好。随着ITOFlim基材在电阻率等物理特性上的逐步改善,Flim触控与Glass触控的性能差距在逐步缩小,Flim式触控的市场认同度逐步提高,iPadMini的使用即为佐证。Samsung的力挺和大陆中低阶智能机的放量,使得GFF模组的需求持续增长,具有成本优势的GFF的供需环境在2012年远好于GG模组。
展望2013年,随着大陆白牌手机逐渐遭低价智能型手机取代,主要由白牌手机支撑的电阻式触控面板亦陆续遭薄膜式投射电容触控面板取代,将使2013年陆厂薄膜式投射电容触控面板出货比重过半。据Digitimes的预测,2013年大陆手机触控面板出货有望达5.22亿片,YoY成长22%,其中Flim式触控2.9亿片,YoY成长43%,占比提升由2012年的48%提升至56%。
三、GFF的需求成长十分确定。
中大尺寸方面,2013年随着国际大厂低阶平板计算机低价需求日趋严格,继中华意力打入三星供应链后,欧菲光也将打入Google及华硕联合推出的Nexus7平板计算机供应链;陆厂联想、华为等也将推出更多7寸平板计算机机种,促使大陆平板计算机用薄膜式触控面板出货量将较12年大幅成长100%以上,出货规模挑战4000万片。另外,因应Windows8带起的触控NB需求,联想也将部分NB用触控面板订单转给欧菲光。
图3 2011-2015年大陆手机触控面板出货量预估

图4 大陆地区手机用Flim式触控面板占比13年将超过5成

供给方面,以台厂洋华、界面为首的GFF业者扩张可以用缓慢来形容,大陆前4大Flim触控面板业者仅有欧菲光完成了“野蛮生长”、其他业者信利、中华意力及牧东虽然皆具备薄膜式卷对卷触控面板产线并有所扩张,但速度仍然较慢;整体而言,GFF业者的资本支出非常有限。而得益于产能的扩张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大陆GFF业者逐步获三星和大陆华为、联想、酷派等厂商的青睐,蚕食着台厂洋华、界面市占率。
欧菲光凭借不断的逆势投入,产能规模已为两岸领先,虽然并未公布2012年的年报,但从运营态势来看,2012年营收超过洋化和介面已是不争的事实,薄膜触控龙头地位确立。欧菲光与大陆前3大手机厂华为、联想、Coolpad具备长期供货关系;且拥有自有ITO薄膜产线,在原材料方面掌控能力强于其他厂商,小尺寸继续放量,中大尺寸已开始突破,预计到2013年仍将维持领先地位。
图5 欧菲已成两岸Flim触控龙头厂商

四、OGS台厂主导,大陆企业亦有机会
目前OGS技术为台厂主导。台厂中较重视OGS技术的触控面板业者包括宸鸿、胜华、友达、英特飞及恒颢等,2013年均已将发展重心转往中大尺寸触控面板。
宸鸿近日公告将投资4亿美金,在福建平潭新建1条5.5G线用于OGS生产,月产能规模约为120万片14寸触控屏,预计9月可投产。此外TPK还透过旗下达鸿扩大位于中部科学园区的4.5代线(730mm×920mm)产能,发展小片制程中大尺寸OGS触控面板。胜华不仅于台中厂及东莞厂扩大3.5代线(620mm×750mm)产能,并寻求和鑫5.3代线(1,100mm×1,300mm)产能的支持,持续往中大尺寸OGS触控面板发展,且仍将以大片制程为主。友达以自有4代线(680mm×880mm)生产触控传感器,以大片制程为主。英特飞以关系企业群创的4.5代线生产触控传感器,以小片制程为主。因为具备台湾2大TFTLCD业者背景,友达和英特飞在NB供应链布局甚深,目前在NB用触控面板出货量仅次于宸鸿。仁宝旗下的恒颢在整并时纬之后,将时纬原有的电阻式及薄膜式投射电容产能暂停运作,以其4.5代线专攻NB用触控面板,以大片制程为主。
大陆厂商中,具备G-sensor产线的厂商亦在发展OGS技术,其中以莱宝和信利的步伐较为靠前,两家厂商的OGS产品均已量产出货;长信的OGS产品有望在2013年下半年量产。
莱宝依托原有的G-sensor产线,成功改造,量产出OGS产品,小尺寸已给华为、联想供货,大尺寸亦成功出货Toshiba的TouchNB。1月中旬公司公告将收购一条日本写真的5.0G镀膜线,下半年有望量产。
信利独自建构可同时曝光多片手机用强化玻璃半成品的产线,依尺寸大小每次曝光可生产30~45片手机用触控面板,提升小片制程的生产效率,挑战中高阶手机用触控面板市场。2013年出货量成长率将达50%。
长信亦在原有3.0GG-sensor产线上扩展OGS产线,设备已到位安装,预计2Q13可以试产,下半年有望正式量产。此外参股的昊信光电拥有一条5.0G产线,目前已量产11.6寸G-sensor,未来有望切入OGS生产。
图6 两岸触控玻璃触控世代线统计


中国触控产业格局市场分析及预测: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4318.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