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95 0
2007-08-22

转自FT

中国央行昨夜宣布年内第四次加息,凸显中国政府对通胀率不断上涨的担忧。今年7月,中国的通胀率达到了10年来的最高水平。

虽然物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主要食品供应不足,但面对通胀可能扩散到其它经济领域的威胁,中国央行还是措辞越来越强硬。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驻上海的经济学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表示:“公众对通胀的期待开始上升……因此中国央行现在不得不打‘预期战'。”

中国央行将存款利率上调了27个基点,贷款利率上调了18个基点。中国央行称,本次加息是为了“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目前中国1年期存款3.6%的利率仍低于7月份5.6%的通胀率,但分析人士预计,中国今年还会再有一到两次27个基点的加息。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经济事务评论员 陈旭敏撰文,表示水能灭火么?水当然能灭火。不过,当水的剂量不够时,火仍未必驯服。

面对着中国正在再度发烧的经济,中国央行周二再次浇下了今年的第四次凉水:自8月22日起,将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不要指望中国央行的第四次加息会马到成功,或许仍将重蹈前三次的覆辙。至少,中国央行也是心里没底,只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已。而且,从此前的经验来看,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等各项经济指标很难低下已经抬起的头。

事实上,目前中国最核心的经济问题就是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内外经济失衡,如果国际收支问题不能根除,最后都是治标不治本,即使通过行政手段强行经济低头,最后也将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很显然,中国在通货膨胀和贸易顺差两者之间只能顾此失彼,即使其通过种种手段按下通胀,最后是国内吸引减少,从而导致更多的贸易顺差;如果其加大国内吸引,顺差问题可以解决,但是通胀势必失控。

而且,中国目前的加息还将受到“蒙代尔三角”的约束,尤其是目前中美利差倒挂的情况下,中国任何加息的行为,都将引起国际资本向中国流动或变相流动,尤其是目前全球中央银行都因为次贷危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背景下。

不过,对于中国央行来说,为了解决目前银行系统流动性过剩和经济过热问题,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率、窗口指导,甚至货币掉期,中国央行能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都已捉襟见肘。除了加息,别无选择。

而且,在目前中国居民储蓄利率为负的情况下,尤其是今年七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攀至5.6%的十年新高,如果中国央行不给居民储蓄利率补偿,最后将难以应对民众不满。

一个微妙的现象是,在目前中国银行系统的资金多纷纷投向中长期的投资贷款时,中国的居民储蓄多因股市火爆而分流,银行系统的资金期限匹限情况有点恶化,中国央行这次再次上调存款利率,显然有固本蓄源之意。

而且从加息结构看,一些简单的数字又显示中国央行用心良苦。这次中国央行将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贷款利率,虽然其官方的说法是,“为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但事实上,这里面还有一层意思:保护商业银行的利差,虽然从今年的中报来看,上市银行普遍都盆满钵满。

可以肯定,这次加息,仍将不是中国央行今年的最后一次加息,在余下的几个月中,仍不排除中国央行继续动用利率工具的可能。但是,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中国央行的这些药方能否药到病除,或者更糟?还得替中国央行捏一把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