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37 0
2007-08-22

中国CPI创下10年来新高,7月份同比涨幅达到5.6%.猪肉涨带动食品涨,食品涨带动物价涨,物价在涨,数字在缩水.

物价涨最大的受益者是企业和投资者,直接原因是利润因物价上涨而增加。因为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是有可预期并且不断被强化的价格上涨,而工资的调整通常具有长周期,并且名义工资的上涨一般带有欺骗性,企业家往往会把工资的上涨控制在物价涨幅以内,进而在会计报表上会有显而易见的利润上涨和增值,因此说企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一定要分清楚是因为物价涨而带来的,还是因为企业本身经营水平提升(管理改进,先进技术,成本下降,市场畅销)造成的.如果把企业的利润数字放在同一物价水平上考虑,实际上利润会缩水的.

工薪阶层是极大的受害者,因为货币收入占他们收入的绝大部分,而货币在通胀下购买力是下降的。他们眼看着物价在飞涨,工资却像蜗牛一样爬行,可怜的薪水支配的物质和产品越来越少.尤其是那些吃财政饭的行政事业单位,因为他们的预算是事先敲定并且一年一制定,在这样情况下,他们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理论上讲,物价涨的直接后果是货币的贬值,包括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因为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压力会比较大.可目前的情况是,人民币正在单边地持续地升值.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因为国外物价上涨速度快于我国,使得中国的产品仍然具有竞争力,要么是我国出口产品价格没有上涨,或是只有轻微上涨.如果是这样,在原材料、能源、食品普遍涨价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人为压低劳动成本加重剥削才是对当前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最佳解释。如果是这样,我国出口部门的工薪阶层将更惨。

银行这样的资金出借人也是受害者,通胀提高银行资金成本,催生大量的泡沫性资产。首先,通胀时,银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否则存款利息不足以弥补物价上涨的贬值损失,实际存款利率为负,储户没有储蓄动机,会选择消费或是投资而不是储蓄,减少银行的资金来源。我国央行频繁提高存贷款利率,降低利息税的原因,无非是物价上涨下的一种无奈之举。其次,银行出于利润考虑,只能降低借贷门槛,加速信贷投放,防止银行资金的损失,分享通货膨胀带来的利息增值。因为通胀下,存款资金滞留不贷,甚至是像往常一样的放贷,都会减少银行的利润。尤其是对于长期的资金借贷行为,比如房贷,如果采用固定利率制,银行的利息损失就更加明显。最后,当资金拆借成本相对于物价上涨的增益已经不足为虑的时候,势必刺激借款人的人借贷行为,与银行加速放贷的意愿相互推进,降生催生不良贷款的涌现,一旦经济的拐点出现,银行将危机四伏。

welcom to my blog: idealing.blog.sohu.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