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626 2
2013-03-05

从经济学机理上看生产力作为“生产率”与生产过剩之间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要减弱商品相对过剩状态,不是要降低其生产率,反而要努力提高生产率,使它们的“单位成本产出率”尽可能大,使其市场价格得以下降,从而促进销售,减弱过剩。按供求关系,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对它的需求量必定增大;因此,这些相对过剩的商品价格下降,受到的需求必定更大,甚至会由过剩状态转为短缺状态。比如,当前人们对小汽车、住房等商品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但由于它们的市场价格仍较高,人们无力消费,这样便使它们陷于过剩状态。一旦它们的市场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便会引起消费热潮,原先的过剩便转化为热销,甚至短缺。在中国广大农村,农民们的生活仍然十分落后,他们对商品的潜在需求无论数量还是种类、质量上都非常高。问题在于他们的购买力低下。因此,如果生产率提高,商品的价格得以下降,肯定会促进中国广大农村的市场繁荣,在造福广大农民的同时也使生产者获得更大利益。今天,由于通迅设备与通迅服务价格下降,在广大农村与农民间形成越来越大的通迅市场,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另一方面,商品价格下降,对生产者的盈利状况有何影响?如果产生亏损,又有谁可以承担得了?在此,关键仍是生产率提高,单位成本产出率提高,即单个商品所包含的内在价值量降低。如果每个商品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很低,那它的价格就可变得很低;更重要的是,这个商品在这样的低价格下,仍能为其生产者带来一定的利润而不至于亏损。可见,生产率的提高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为市场供需双方都带来双赢。一方面,在商品价格较低的情况下仍可使生产者获得一定利润,另一方面,低廉的价格促进了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3-5 07:47:41
恩 是的 我现在就是在从供给方讨论生产率的问题 之后还要试图从消费方再探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6 08:01:47
150288731 发表于 2013-3-5 07:47
恩 是的 我现在就是在从供给方讨论生产率的问题 之后还要试图从消费方再探讨
好,首先要从供给方来考虑问题,通过提高效率,去解决需求问题,这都是一个能够提高自己也提高自己产品的需求量的正确途径。自己产品做不好同,而一味要ZF托市救市,那是没有前途的。比如中国的奶粉问题就是一个典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