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014 16
2013-03-0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资本阶级)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

历史上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可以提出一帖万应灵药,人类对经济规律的理解还只是处于一种大致定性的状态,马克思发现了经济规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经济学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西方国家,学术界习惯区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作为政治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视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之外的一种体系被人们研究,未必牵涉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或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孰优孰劣的问题[1][2]

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中所教授的“政治经济学”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资本阶级)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

历史上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可以提出一帖万应灵药,人类对经济规律的理解还只是处于一种大致定性的状态,马克思发现了经济规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经济学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西方国家,学术界习惯区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作为政治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视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之外的一种体系被人们研究,未必牵涉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或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孰优孰劣的问题[1][2]

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中所教授的“政治经济学”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3-8 13:10: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资本阶级)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

历史上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可以提出一帖万应灵药,人类对经济规律的理解还只是处于一种大致定性的状态,马克思发现了经济规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经济学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西方国家,学术界习惯区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视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之外的一种体系被人们研究,未必牵涉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或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孰优孰劣的问题[1][2] 。

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中所教授的“政治经济学”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资本阶级)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

历史上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可以提出一帖万应灵药,人类对经济规律的理解还只是处于一种大致定性的状态,马克思发现了经济规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经济学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西方国家,学术界习惯区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视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之外的一种体系被人们研究,未必牵涉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或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孰优孰劣的问题[1][2] 。

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中所教授的“政治经济学”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e=1&from^^uid=3586056
1。中国大陆以前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包括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对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主要内容的转述,但往往都只是教条式的转述,即将马克思《资本论》里的某些内容抽出来,使之成为教条式的东西,恰恰漏掉了其中的大量生动地表现马克思思想精华的东西。
2。目前有很多人是从上述“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来认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其实他们接触到的和理解的并非真正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而是教科书转述的理论,他们所批评的或者宣称已经驳倒了的马克思理论,实际上也是教科书转述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所表述的理论体系,他们压根儿还没有搞懂,何来驳倒?
3。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论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为了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所以,西方学者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视为意识形态方面的理论,这是对的。企图用马克思的理论来指导怎样在市埸经济中做生意,或者来指导ZF怎样管理经济,那是用错了地方。而一旦发现无法用马克思理论来指导做生意或指导管理经济,又立刻宣布马克思理论错误,这又是极不慎重的态度。
4。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是一个极深刻的思想家。《资本论》中充满了对商品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极深刻的哲学思考,所以,《资本论》也可以认为是一部经济哲学著作。我们今天还是处在商品经济(市埸经济)之中,《资本论》中那些对商品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深刻的思考成果,至今对我们认识市埸经济中的本质关系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认真地读《资本论》,这部书堪称是这方面的一个思想宝库。西方学者把马克思的理论作为历史上出现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学体系来加以研究,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5。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确实存在着某些重大缺陷。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一方面,马克思不是学经济学出身,他本来是一个学哲学的,而且马克思一生中基本没有什么经济工作的实践,他是从书本上研究经济学的,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书信往来中,他经常向恩格斯请教一些有关经济实践方面的问题。《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遗稿整理出版的,如果仔细研读就会发现,在某些问题上,马克思钻入了思辩的死胡同钻不出来,而富有实践经验的恩格斯几句话就解释明白了。另一方面,我们毕竟比马克思晚生了一百多年,任何时代的人们的思想,都会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在马克思那个时代的人们看不到或看不清的许多经济因素、经济现象,现在成为我们经常看到的东西。但是,在我们讨论马克思理论的缺陷的时候,一定要深思熟虑、有理有据,并充分尊重马克思的历史地位。我们今天享有的所有智慧,都是我们的前人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没有他们,便没有我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8 17:35:01
吴海平 发表于 2013-3-8 13:10
1。中国大陆以前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包括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对马克思的《资本论》中 ...
写得很不错,实事求是,既肯定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的历史地位,又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局限性,既指出马克思的经济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的统一,又指出了马克思的思辨经济哲学的不足,以及它与现代的实证经济科学之间的本质区别。

为此,吴海平先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赞!

附注: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生产历来与分配是一体的,而交换则是生产与分配之间这二者相互转换的必要条件和手段及形式。马克思认为,原始社会的早期(旧石器时代),食物极其匮乏,人们之间没有交换行为,只有在“以农为本”的新石器时期,才出现偶然的交换。

现代考古学已证明:
新石器时期(注:大约形成于2万年前)标志是:制陶业、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制造业。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期后,出现第一次社会化分工。农耕部落与游牧部落之间的社会分工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农耕生产的首先形成。在农耕生产基础上,一些农耕生产逐渐脱离的“以农为本”的农耕特质,转向了游牧生产,逐渐形成游牧部落。尽管第一次社会分工是农耕与游牧之间的社会化分工,但原始社会生产方式,首先是由农耕生产为起点的,而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第二种生产方式即游牧生产。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由农耕、游牧、手工业、商业、工业..,依次递进的,不是并列出现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和完善,新发现和新证据的不断地出现,一些结论因而被修改或被否定,实属正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8 19:17:47
上边二位客观中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8 21:34:14
吴海平 发表于 2013-3-8 13:10
1。中国大陆以前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包括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对马克思的《资本论》中 ...
“另一方面,我们毕竟比马克思晚生了一百多年,任何时代的人们的思想,都会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在马克思那个时代的人们看不到或看不清的许多经济因素、经济现象,现在成为我们经常看到的东西。但是,在我们讨论马克思理论的缺陷的时候,一定要深思熟虑、有理有据,并充分尊重马克思的历史地位。”————————————————————————————————
       楼主、吴先生:我摘抄一段您二位看看是否看得懂?我再批判一下,您二位看看我是不是已经深思熟虑、有理有据了:

     “首先一个例子,是一家有10000个精纺纱锭的纺纱厂。他用美国棉纺32支纱,没星期每个纱锭可以生产棉纱1磅。棉屑计6%。所以,每星期可以把10600磅棉花加工成为10000磅棉纱和600磅棉屑。1871年4月,棉花的价格为每磅7¾便士,10600概计为342磅。
。10000个纱锭,包括预纺机和蒸汽机在内,是每个纱锭费1磅,所以共费10000磅,磨损10%,每年等于1000磅,每星期20磅。工厂建筑物的租金,每年300磅,每星期6磅。煤炭每星期11顿(按每小时每马力4磅,每星期 60个小时的标准计算,100实际马力(指示器)共费煤11顿,房屋取暖所用的煤包括在内),每吨8先令6便士计算,每星期所费概计4½。煤气每星期1磅,油每星期4½磅。所以,辅助材料全部每星期合计10磅。不变价值部分每星期合计378磅。工资每星期52磅。棉纱价格每磅12¼便士。10000磅棉纱==510磅。剩余价值510--430磅==80磅。我们假设不变价值部分378磅等于0,因为它在每星期的价值形成中不起作用。每星期的价值产物为132磅==52磅(v)+80磅(m)。所以,剩余价值率是52÷80或153右11/13%(无法输入分数)。在一个10小时的平均劳动日中,必要劳动==3右31/33小时。剩余劳动==6右2/33小时。”
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63年版第十次印刷,第7章《剩余价值率》“劳动力的剥削程度”一篇P217中所举的一个例子。



     望楼主与吴先生认真读一读。看是否能读懂?再帮助马克思算一算。如果二位读不懂,或算不出来。那么我就深思熟虑、有理有据了给二位分析一下:

     既然“我们假设不变价值部分378磅等于0 ”那么我们就只算工人这个活劳动的工资和工作量。
     根据马克思的这个例子:“工资每星期52磅”。那么多少工人呢?例子中没给。那么我们算一下:52磅×20(1英镑=20先令)=1040先令。这1040先令是一个星期工人的工资。 1040先令÷6天≈173先令。每个工人每天的工资是3先令。173÷3≈58人。好了。
      我们再结合《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P186,一文中给出的“所以在6小时中将会有10磅棉花转化成10磅棉纱。”的数据。也就是说工人一天工作12小时将会有20磅棉花转化成20磅棉纱。我们就以棉花算一算:
每天有58个工人×可以将20磅棉花转化为==1160磅棉纱。每星期6个工作日×1160磅棉花==可以转化6960磅棉花。这样一算,58个工人怎么可能完成10600磅棉花的转化?差着3640磅棉花呢?

      那好,我们再用例子中的数据算一下:10600磅棉花÷每星期6天≈每天可以转化1767磅棉花(10600÷6≈1767)。每个工人每天可以转换的棉花20磅。1767磅棉花÷20磅棉花≈88.35个纺纱工人。按89个纺纱工人算,工资是3先令×89人==每天的工资是267先令。一个星期是267先令×6天==1602先令。1602先令÷20(1磅=20先令)≈80磅。这样一算,仅仅是89个纺纱工人的工资就已经有80磅了。这还没算上锅炉工、维修工的工人的工资。难道锅炉工、维修工不要工资?何来“工资每星期52磅”
     
       如果按马克思的“工人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的定义。那剩余价值也应该是52磅(v)=52磅(m)呀?何来80磅(m)?维修工、锅炉工算不算?以2个维修工,2个锅炉工算。4人x3先令=12先令。12先令x6天=72先令。72先令/20=3.6英镑。这3.6英镑找谁来付?这3.6英镑的活劳动有没有“剩余价值”?89个纺纱工人+这4个人,总共工资是83.6磅。剩余价值岂不是83.6磅,何来80磅的(m)?


      你们二位看明白了吗?有什么异议吗?如果有异议或认为我算错了。你们也可以依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数据计算一下。切记不要解释、臆想和揣摩他意。也要深思熟虑、有理有据 。


      通过以上的这个例子。我想问:这是“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条件的限制”所能解释的吗?我们绝不能说这是矛盾吧?更不能说是科学的吧?我只能说是编造。这种编造是纯粹是一种欺骗。这种谎言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8 22:23:10
既然有历史局限性,那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就是一个赤裸裸的骗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