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5109 453
2013-03-08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一件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东西。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学生面临如何分配学习时间的交替,父母在购物,旅游和储蓄间面临交替,社会面临效率与平等的交替。 --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

明显的偷换概念,哪来的什么社会呀?都不过是一个一个的人而已!

甲乙两个人,本来按照双方都认为公平的原则进行生产和分配,假设甲可以拿到10个馒头,乙拿到8个。

现在甲想出来一个“提高效率”的办法:可以让甲拿到15个,乙拿到5个。

乙能同意吗?甲就开始骗了:你看,咱俩是个社会,现在我们一共拿到了20个馒头,也就是我的新方法能让社会多得到2个馒头,这不是好事吗?

况且,甲提出的新方法,最后实现的效果还很可能还是甲拿15个,乙拿3个而已。

再看看我们,平均收入也不断增长,平均住房面积也不断增长,我们这样“被增长”的情况还少吗?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考虑上大学的决策,成本不是住房和伙食,因为即使不上大学,也要租房和吃饭。最大的成本是时间,如果把上大学的时间用于工作,能赚到的工资就是上大学最大的单项成本。 因此,很多正值上大学年龄的职业运动员如果放弃运动而上大学,可能每年少赚几百万美元,因此他们上大学的成本比普通人高得多。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职业运动员一定要退役后才去上大学的原因。 --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

这一段不过是说要在几种可能的方案之中选优罢了。

不能看到一种途径有赚就立刻去行动,还要比较其他可能方案的收益,综合比较选择最佳的方案。

可是如此简单的道理一旦被说成机会成本,那就会引来后续的错误,好像啥也不干都成了一种付出成本的行为。于是不劳而获就成了付出机会成本的收获了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 假设一架200个座位的飞机飞一次的成本是10万美元,每个座位的成本是500美元,有人会说:票价决不应低于500美元。但是当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座,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美元买一张票,应该卖给他吗?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座,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微乎其微。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平均成本是500美元,但是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杯饮料而已。 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小的增量调整。

--------------------

真傻,这个乘客有急事,别说500元,1000元也会买的。

再说,这次10个空座便宜卖了,就会导致下次航班空座更多!

如果坚持住不降价,这10个人总有几个会全价乘坐本次或后续的航班。

这就是宁可把牛奶倒掉,也不肯廉价赔本处理的原因所在!

如果按照所谓的经济学原理,为了卖掉即将过期的牛奶,卖方应该可以接受买方提供的任何低价,但事实绝非如此。因为低价处理了牛奶,看似少赔了一些钱,是合算的,但却导致了有限需求的释放,减少了后续需求,明天你就要低价处理更多的牛奶了。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 在一个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价格指引这些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

计划,也不过是预测这些企业和家庭的这些分散决策的总体效果,并争取提前采取应对措施而已。没有一个是成功企业是闭着眼睛瞎干,然后等着市场判决的!计划性,是理性的一部分,难道大师认为人们连这点理性都没有???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九:当ZF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结果总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ZF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

大师的思维就是这么简单的一步就完了?货币量增长难道没有原因??!!

找罪魁祸首,就要找到首犯啊,货币量增长,明显也是有原因的!当前欧洲央行印刷货币,美联储印刷货币,可都是大家开会决定的,是有深刻原因的!这个大师不去找的原因,难道不更应该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

找不到主犯和教唆犯,找一个不会说话的“货币量”当替罪羊,这岂是大师所为?居然还是一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人们通常认为降低通货膨胀会引起失业暂时增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这种交替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ZF减少货币量时,它就减少了人们支出的数量。较低的支出与居高不下的价格结合在一起就减少了企业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销售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就暂时增加了失业。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

又来了,首先不说这些推论是不是正确,这个“当”是怎么来的呀??ZF难道想怎么“当”就怎么“当”,没有原因就如此破坏经济?

分析问题能不能从头儿说起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3-8 13:28:52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8 15:06: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8 18:12:36
@clm0600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一件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东西。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学生面临如何分配学习时间的交替,父母在购物,旅游和储蓄间面临交替,社会面临效率与平等的交替。 --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

明显的偷换概念,哪来的什么社会呀?都不过是一个一个的人而已!

甲乙两个人,本来按照双方都认为公平的原则进行生产和分配,假设甲可以拿到10个馒头,乙拿到8个。

现在甲想出来一个“提高效率”的办法:可以让甲拿到15个,乙拿到5个。

乙能同意吗?甲就开始骗了:你看,咱俩是个社会,现在我们一共拿到了20个馒头,也就是我的新方法能让社会多得到2个馒头,这不是好事吗?

况且,甲提出的新方法,最后实现的效果还很可能还是甲拿15个,乙拿3个而已。

再看看我们,平均收入也不断增长,平均住房面积也不断增长,我们这样“被增长”的情况还少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宏观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54861&page=1&from^^uid=3671189

---------------------------------------------------------------------------

从 "甲可以拿到10个馒头,乙拿到8个" 到"甲拿到15个,乙拿到5个"的提高效率的办法是什么呢?

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经济学的办法来提高效率,就从这个结论谈被增长又有什么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8 19:21:39
haojie_yu 发表于 2013-3-8 18:12
@clm0600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一件东西,通常不得不 ...
从 "甲可以拿到10个馒头,乙拿到8个" 到"甲拿到15个,乙拿到5个"的提高效率的办法是什么呢?

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经济学的办法来提高效率,就从这个结论谈被增长又有什么意义?
----------------------
无论任何方法,都是甲在蒙骗乙这个二傻子,用“社会”这个虚幻的概念来蒙骗乙。
乙有权力维护自己的利益,采用拿到8个馒头的方法,拒绝自己只能拿5个的方法,否则干脆一拍两散,各干各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8 19:33:16
clm0600 发表于 2013-3-8 19:21
从 "甲可以拿到10个馒头,乙拿到8个" 到"甲拿到15个,乙拿到5个"的提高效率的办法是什么呢?

如果你没 ...
无论何方法? 要是你没办法解释两者是如何变化的,怎么就能说别人就是骗呢?

什么道理都没有,就说别人是骗,这不是经济学.这是骂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