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几年内在国内风风火火, 从考试人数寥寥几百, 到激增到几万,可以说是比国内楼价上涨速度更快, 再去看看CFA charter holder 的人数, 貌似只有区区的2086, 加拿大就有11,000个。 去年2012年上海只有50几个新 charter holders, 就加拿大的温哥华市都不止这个数字了。但重要的是通过率, 我想递交申请成为charter 的人数应该不少, 但获批的人就少。 听在温哥华 CFA society 的朋友说,这边递交成功的几乎90%。 当然, 加拿大的人口本来就少, 考生也少, 但我们看的不是人数, 是通过率。
为啥每年通过全部三级考试的都好几千人吧,但拿到charter 的少之又少, 大家都一股劲的去考, 读机械工程的去, 读化学的去, 读法学的都去,连读兽医的我都听说过......众所周知, 拿到 cfa charter 要通过三级考试 和四年合资格的工作经验, 那谁决定这四年的经验是否合资格呢?当然是由当地的 cfa society 的 committee 来决定。由于有人为的因素, 所以结果就并非黑与白的关系了
首先,每个 cfa society 要控制每年新 charter 的人数, 若每个过了三级的再加四年相关工作经验就合格, 那每年不就几千个 new charter 吗? CFA 不会让这金融的最高认可就这样被中国人贬值的。
重要的是, 国情不同。国内的金融体系基本和北美是两个世界。在北美, 只要说出职位与公司名字和行业, 基本人家就知道工作的性质, 管你啥吹牛B,也骗不到 CFA 的 committee, 所以在工作验证方面, 北美非常容易。 反观在国内,从事金融的良莠不齐,系统混沌,导致了工作验证的困难。 所以去年, 上海地区才有50多个 new charter 是可以理解的, 个人认为, 未来几年国内的CFA new charter 人数会有上涨, 但不过激增!考试大家都会, 拿到符合要求的经验而且被 committee 任何才是王道!考CFA无非想找好工作。 考完三级了 = 会找到好工作? 国内的各位比我更清楚, 找好工作, 没好关系,很难,除非超牛B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