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64 0
2013-03-11
   引言: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尧说:“作为中国最后一个主要垄断体,铁道部腐败、官僚和管理不善的问题比比皆是。新领导层当前发出一个明确信息,即他们现在要动真格的了,他们对打造更加清廉高效的ZF的态度是认真的。”
   材料背景:20
11年后,随着刘志军、张曙光等铁路系统各级别官员因贪污腐败问题相继落马、“7.23”等恶性交通事故爆发,铁道系统内外呼吁铁道改革的呼声日渐强烈。 对于计划经济下的产物,铁道部的近年受到越为越多的抨击,除了春运、买票难外,就是对共自成一套公安、铁路和司法体系,而形成独立王国。不出意外,垄断的产物就是腐败。 想大家对曾经震惊的铁路腐败和与犯罪分子的内外勾结,回忆应该非常深刻,一个地方往往最乱的地方就是火车站,例如闻名的贵阳、广州、衡阳等火车站。腾讯微博的专题讨论“别了,铁道部!”已经吸引了47万个帖子。 大体 上内容集中于改革攻坚和计划经济堡垒,或者是垄断无效率。

    之所以是历史的尘埃,是因为不合时宜。如谁所说的:一肚皮的不合时宜。无论是效率还是公平,无论是不透明还是腐败,甚至给人留下了恐怖的坐火车的回忆,混乱、无序、利益集团和犯罪分子的内外勾结。。。。。成为了社会的一颗毒瘤。
    “下雨de太阳”在腾讯网说:“先别为铁道部被撤叫好,老百姓关心的是改革后火车好坐吗?春运乘车还难吗?票价会降吗?”

   关于铁道部,大约视为虚拟的企业家,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

1、垄断的企业家,专制的土皇帝们(刘志军们)没有能力识别真正人才,任人唯亲,所以官僚化就出现。。。。铁路基层经常自我加强于腐败,并瘫痪。

2、垄断和信息不对称下,国有企业内部,投机主义者占优势,治理渐渐从制度安排初的好风气而向坏风气转变。。。。并日益锁定于无效率。

3、铁道企业内部,即使人才辈出,却不是用于正道而是投机

4、渐渐锁定于腐败和无效,甚至购票和内外勾结等潜规则盛行,民怨大起,决策如在春运、高铁和债务各方面出现大问题。。。。。。


5、为什么计划经济的制度渐渐失去了原来的制度安排的目标,而成为浊水,人心之深之危,非常人能够应付。这就是制度的有形折旧么?没有一个制度安排之初,就愿意让大家内耗而无法达到合作的目的,那么是什么使大家背离制度安排本意,而热衷于内部的逆向选择,最终导致了整个制度安排的变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