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251 8
2013-03-12
关于铁道部,大约视为虚拟的企业家,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之所以变迁是因为无效率,原因如下:

1、垄断的企业家,专制的土皇帝们(刘志军们)没有能力识别真正人才,任人唯亲,所以官僚化就出现。。。。铁路基层经常自我加强于腐败,并瘫痪。

2、垄断和信息不对称下,国有企业内部,投机主义者占优势,治理渐渐从制度安排初的好风气而向坏风气转变。。。。并日益锁定于无效率。

3、铁道企业内部,即使人才辈出,却不是用于正道而是投机

4、渐渐锁定于腐败和无效,甚至购票和内外勾结等潜规则盛行,民怨大起,决策如在春运、高铁和债务各方面出现大问题。。。。。。


5、为什么计划经济的制度渐渐失去了原来的制度安排的目标,而成为浊水,人心之深之危,非常人能够应付。这就是制度的有形折旧么?没有一个制度安排之初,就愿意让大家内耗而无法达到合作的目的,那么是什么使大家背离制度安排本意,而热衷于内部的逆向选择,最终导致了整个制度安排的变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3-12 14:34:34
虽然铁道路被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不过放到整个经济中,也不过是一个市场主体而已,与一般的企业并无甚本质差别
在所有的大企业,似乎除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没有听说哪家企业的掌门人是通过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的,外企、民企的经营者通常是由老板(董事会)决定

企业大了以后,董事会和高管也没有能力、精力去安排每一个职位的人事,官僚化和任人唯亲简直是必然的
很简单的道理,当一个人走上领导岗位,他最愿意用的人当然是平日熟悉、沟通成本低、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人

作为下层员工,努力抓住各种机会让上级赏识自己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能力
像科举一样制度化的考核发现人才当然也很重要,但这也只能解决入门的问题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风气的好坏与上层的用人导向有关,风气变化应当及时调整上层,调整不及时不到位说明领导选拔也出了问题

说回铁道部,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的事实并不可抹杀,已经披露的腐败事实则说明来自铁道部之外的监督力量缺位了,问题的根子恐怕不是出在内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2 16:10:11
“没有听说哪家企业的掌门人是通过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的,外企、民企的经营者通常是由老板(董事会)决定”。。。。你不太了解现代公司治理呀。股份制度其实是股东在选择CEO和企业负责人。这 是一种打破垄断的开放进入 的企业治理模式。非专制治理能够比较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2 16:14:15
“董事会和高管也没有能力、精力去安排每一个职位的人事,官僚化和任人唯亲简直是必然的”这是乱说的了。。。。。如果国外的企业都是任人唯亲,我也就没有话说了。好像 你只了解科学管理之前 的东西,对现代的X-Y-Z的管理理论,了解不深,不知道企业有许多 视每个企业人都 为企业的主人翁的思想,而且 国外有一套任人唯才的组织管理体制。。。。。你不能把专制和官僚视为一种必然,它们只是一种对制度安排的暂时背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2 16:19:06
“说回铁道部,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的事实并不可抹杀,已经披露的腐败事实则说明来自铁道部之外的监督力量缺位了,问题的根子恐怕不是出在内部。”
    如果不是内部出问题,那么就奇怪了,那些决策不是制度安排内部决策者自己作出的,那些决策执行不是自己出问题,那些东西不是自己不要监督,要特权,要腐败、要独立王国,要维持自己的利益而去违背制度?有外部的人,会强迫着你去腐败,去维持特权,去自我加强的擭取利益?最终导致整个系统走向无效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2 16:21:37
任何部门和制度,在最初的设计中都是良好的意图和预期的,都是基于效率不错的,否则最开始就不会产生。。。谁会在这些制度明明知道,没有效率的时候还去建立它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