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批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实地调研之后,专门召开座谈会解析中国内陆资源型县区的未来经济发展。专家指出,在当前众多因素的交错影响之下,中国内陆资源型区县正面临重大历史机遇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对榆阳未来的发展表示乐观。他认为,榆阳的交通、城市建设、工农业发展都有着较好的水平,尤其是榆阳的资源条件非常好,又处于内蒙、山西、陕西和宁夏交界的地方,是区域性中心,相对区位优势明显。诸多内部条件,对未来发展形成了足够的动力。
资源开发必须与环保并行
葛延风指出,像榆阳这样的内陆资源型区县必须走资源开发与环保并行的路子。葛延风认为,越是经济高增长,越要强调可持续发展。因为,如果在资源环境保护问题上掉以轻心,生态环境恶化以后,是不可逆转的。对此,目前发达地区的很多经验值得借鉴。要使资源开发与环保并行,必须注重产业选择,在项目选择上,对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要严格限制,否则一旦上马就很难停下来,污染再治理成本会非常高。
因此,即便是发展速度慢一些,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宁可牺牲发展速度,也要选择好的项目、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这就要求在项目选择上要强化政府的作用,一定要对项目进行严格的筛选,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并且探索出一种机制来。与此同时,要建立补偿机制。因为,即使是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可以从资源开发的收益当中拿出一部分对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补偿。
葛延风认为,榆阳要立足资源优势,但不能仅仅依靠资源优势。资源是有限的,资源必然会枯竭,虽然,从目前情况来看,如果放弃煤电去搞其他的产业不现实,但一定要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其他产业,只要有好的市场环境,发展其他产业是不难的。
此外,他还认为,在未来长期发展中,榆阳一定要有好的市场环境,除了投资环境以外,就业环境也很重要,未来发展除了技术、资金,对劳动力素质要求很高,所以,还应该培育就业环境,发展煤电一体化产业,技术水平要求高,形成一个好的就业环境尤为重要。只有技术,没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当地的能源产业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
预防、治疗“城市病”
在城市化过程中,不同群体之间矛盾、关系融合是很重要的问题。随着城市发展,会有大批的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外来人口也会增加。从国际经验看,有些国家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形成大量的贫民区,对城市发展形成非常大的挑战。针对在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城市病”,不仅要治疗,还要预防。这是葛延风在分析榆阳的城市发展时,特别强调的观点。
他说,在这方面,国际上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国内一些城市发展过程也值得注意。城市化要和工业化特点相结合,如果结合不起来,企业的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城市规划既不能太落后也不能太超前,一定要和发展阶段、工业化的可能走向结合起来,要搞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城市化过程也一定要和现代化、传统的城市文化结合起来。
另外,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利益关系复杂化会酿造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在未来发展中,着力避免社会矛盾是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要重点处理好劳资关系所产生的矛盾;另一方面要解决好农民的土地问题。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如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强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同时,还要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把教育卫生以及直接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路等公共服务做好。一个基本原则是发展社会事业必须政府主导,强调公平性、可行性。在教育方面,榆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可以率先实现免费的义务教育,并采取措施实现义务教育均匀化,给老百姓提供公平的义务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