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909 19
2013-03-19

在新事物不断涌现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依然闪耀着灿烂光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本版今天继续推出纪念马克思逝世130周年专题,以中国社会科学学者的视野,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130年前的3月14日,一代伟人马克思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留下了光辉的遗产——以他名字命名的思想体系。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成为全球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的“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马克思高居榜首。进入新世纪以后,肇始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在全球再一次点亮马克思思想的光芒。现在许多中外进步人士都承认,马克思至少为21世纪的当代世界留下了三大遗产。

深刻察析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批判性。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马克思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的现实和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具有全球意义的分析工具。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尽管资本主义世界产生各种理论流派,使用了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手段,穷尽解数,最终却难以逃脱经济社会危机的冲击。从石油危机、拉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到近年来的美国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占领华尔街”国际运动、各国罢工示威等一系列政治社会危机,使资本主义不得不一次次站在危机的悬崖边。

历史已经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代深刻察析资本主义的科学方法。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宣告,“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呼吁“现在该维护马克思的幽灵们了”;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马克思依旧是当今不可超越的思想家。巴西著名经济学家多斯桑托斯则指出,马克思的思想仍然是分析当今世界发展和变化的真正的、卓有成效的工具。

无论资本主义发生了何种变化,当代世界仍是一个由资本特别是国际垄断资本主导的世界,这一总体格局没有改变。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代表大垄断资本利益的新保守主义思潮及其政策在经济发达国家兴起。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和消费失衡、资本和劳动对立、财富和收入分配分化。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演化和冲突的必然结果,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框架和分析方法下能够被科学地解释和说明。

正确引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建设性。130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改变了历史进程和亿万民众的命运。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无比深刻的影响,使中国摆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和发展,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得以大大发展,中国面貌得以彻底更新。

马克思的思想还为资本主义心脏地区的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提供了指针。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一些国家的社会不公、贫困、债务奴役等问题,又激发了国际秩序中的新干涉主义等问题,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以金钱政治和资本力量主宰社会文化等,受到各国民众的普遍质疑和反思。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等各种源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不断涌动。马克思提出的科学论断,即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人人平等,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的大思路,仍然是当代世界进步发展的先锋潮流和方向。新世纪以来新一轮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运动再次表明,在21世纪的世界,马克思仍然“在场”!

有效推进社会科学创新的科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还在于其创新性。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逻辑严整、博大精深,却又反对死守教条、思想僵化。马克思的思想100多年来始终与时代同行,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马克思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在于其科学体系和理论观点,而且在于其科学的方法论。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的思想还渗透在当代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中。各国学界积极推动“在场的马克思”对话,以当代现实情境下的研究回答对马克思的质问。从生态学、可持续发展、阶级意识和阶级结构、消费社会批判、环境伦理学等角度展开的经济学研究,从异化思想、历史语言学、文化哲学等角度展开的文化研究,从意识形态与霸权理论、空间理论、国际秩序论等角度展开的政治学研究,等等,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研究视角的拓展。这些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的理论探讨,无一不证明马克思的思想火花所具有的惊人穿透力和强大说服力。

无疑,马克思的思想遗产仍将是社会科学研究中长久的基石,释放无尽的正能量。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2013年03月19日人民日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3-19 15:49: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9 15:50:50
我只是转发资料,不代表我赞成其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9 16:33: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9 17:19:19
无论资本主义发生了何种变化,当代世界仍是一个由资本特别是国际垄断资本主导的世界,这一总体格局没有改变。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代表大垄断资本利益的新保守主义思潮及其政策在经济发达国家兴起。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和消费失衡、资本和劳动对立、财富和收入分配分化。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演化和冲突的必然结果,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框架和分析方法下能够被科学地解释和说明。————如何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9 19:59:33
斑竹移动:
****iang  (zt)
认识转变激发新的兴趣

——访美国《科学与社会》杂志主编大卫 ·莱伯曼

在马克思逝世13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专访了美国《科学与社会》杂志主编、纽约城市大学名誉教授大卫 ·莱伯曼。

记者:卡尔·马克思的社会和政治理论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影响?

莱伯曼: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大萧条”以来,对马克思的浓厚兴趣在世界重新出现。据报道,马克思的著作特别是《资本论》的销售创了纪录。商业刊物和主要文学刊物出版了诸如《马克思最终是正确的吗?》等许多纪念文章,几乎全部将重点放在马克思对资本积累和资本危机入木三分的描述上,认为马克思第一个指出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明确特征——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扩张、两极化、不稳定及最终毁灭。

危机使得人们近年来首次将对资本主义两大问题——资本主义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对财富和权力的分配模式——的理解融为一体。占领华尔街运动提出,社会上1%的人掌握了经济和政治权利导致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发生危机(失业及住房、医疗保险、教育、老人保健等方面的问题),是危机的根源所在。

我相信,由于这一认识上的转变,人们将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新的兴趣。与多年前针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多次示威相比,今天的“华尔街占领者”对马克思主义能够提供的东西更感兴趣。马克思主义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通过吸纳新思想和新运动而变化和发展的。

记者:在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莱伯曼:上个世纪70年代,我开始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候,只能向学生推荐几本参考书。此后,该类文献发展迅速。图书馆书架上摆满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各个方面的书籍,从对其古典文本的详细研究到世界各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再到对各种复杂数学模型和文献的研究。从历史、法律、心理学、文学和社会理论的角度进行的研究也同样如此。马克思主义学者出版了大量书籍。马克思主义者在检验马克思主义方面已经做出了出色的工作。

自上个世纪30年代起早期始,在《科学与社会》这本马克思主义季刊上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者大胆地批驳主流(资产阶级)社会学和政治科学的人物,研究资本主义上层建筑,解析美国军事行动等。在60年代发生“新左派”转变之后,刊物重点更多地放在了马克思主义本身上:各种不同流派的主张极其不同。

我认为,现在的任务是让聚光灯再次向外及向上照射,在至关重要的社会科学及政治实践中重新建立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

如果人们认真看一看过去100年社会科学以及今天社会科学的实践方式,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的深远意义。马克思在学术方面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这既见于马克思主义者涉及各种不同专业的著作,也见于对非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所产生的影响。

当今美国的学术界,马克思主义研究游离于政治、工会运动和其他社会领域之外。在学者中得到保存和发展之后,马克思主义现在必须再次向外移动,在工人阶级运动、社区、工作组织中建立存在,将马克思主义重新注入各个层级的政治和社会进步,逆转数十年来新自由主义的势头,并最终发展为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变革。

自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事业开创以来,我们实现了多大程度的发展?我们需要反思马克思以及所有为工人应获权利和社会主义而斗争的先辈赋予我们的责任。构建社会主义,正是这项事业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值此纪念日应详细阐明的历史任务。

2013年3月19日人民日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