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317 12
2004-10-17
经济学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基本的行为规律总结。
    在今天我们所日益关注的、人的生活意义与幸福,其实都是一个人的心理感受问题。
    于是,把经济思想引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我们惊呀地发现了一个真实的经济学,感受到了经济思想的奇妙与丰富,同时反差出现有经济思想的偏面与肤浅。
   在对经济学心理探索中,不需要多少高深复杂的经济知识,而只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法,以新的起点、高度来重新观察体会现实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0-17 19:01:00
赞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0 21:07:00
东西一定要真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0 23:44:00

真实的经济学看来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二是指经济学的真理。看来论坛上所指的真实经济学应该是前者,而我要谈的是经济学的真理。

经济学发展至今,似乎仍局限于物质生产与生活,虽然经济学现在开始关注全面的人,当然也就是真实的人,但是不改变传统的思维,他就始终不能成为真实的经济学,不能很好地解释人们生活中的心理世界。

简单地讲,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的物质利益追求,也有亲情与政治热情等,人的这些行为因素共同决定着人的行为,且因人、因时间地点的不同而不同,经济人显然是脱离现实生活的,而其形式的经济学只能叫作市场学。

现在人们所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无非是利用市场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最大最小原理来描述生活的各方面。但是,什么是劳动,什么是成本与收益等,从来没有人认真分析过,更不用说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人们要么从理论上找答案,要么各说各的。

所以弄清经济学的真理很重要。经济学是什么,至今仍是很乱。我的认为是对人的行为规律与心理世界的分析。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生活就是一种心理感受,市场行为只能是这种感受的一种表现。人的心理感确是复杂而有趣,也有明显的规律可寻,因而理应是经济学的真理。

遗憾的是人们对此太陌生了,不过这只是时间问题。

真实的经济学是分析、总结人的内心思想、感情世界。现在是时候了:物质世界生活的追求已产生了负面结果,生活的意义被大家关注,幸福是什么,社会发展的实质意义等,需要我们思考。

因此,我们不能再从理认出发,教条看问题,偏面、孤立地分析经济事物,而应从现实生活出发,系统地认识经济学,全面、深入地认识人,经济学的真理才能找到,生活的各种答案也就出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1 18:22:00

按楼主的说法,经济学就成了心理学了。

认为现实是人心理活动的结果,这似乎是唯心主义的方法论吧。真的按这条路去研究经济学,只怕也是看不到“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2 09:46:00

这是一种误解。首先,人的思想感情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特别是决定人们生活行为的感受与思想,这不是你不承认,可以回避得了的。

我认为我们生活中的思想与社会学术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善于观察、与灵活独立思考,这对社会发展是很不利的。

象经济学中的劳动问题,现在的观点是工作中体力与脑力消耗,这似乎实在、具体,容易被人理解,但它什么问题都不能说明,是空话。因人的体力与脑力消耗是人的本能需要,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象开会与聚会时,人们往往还会争着去发言,真要一个人长时间坐着一点体力与脑力都不消耗,反过来却是件很难的事,我并因此发现了劳动“经济学”(虽然这样说得空虚,但现在流行,什么都标傍为经济学)。

人的感情思想是存在的,虽然复杂,但是可以研究的,也存在明显的规律,它可以很好地来解解释人的一行为表现,如市场行为,只是我们长期在忽视它,这也是我所说的:“教师没有自己的语言,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的必然结果。

从现在的各种资料看,人的思想感情,生活意义的感受是“经济学者”重点观注的对象,如新经济的出现(人们强调感受生活,文化经济),幸福在经济发展中的变化等,这些都更坚定了我的思想。作为以研究物质经济生活为主的传统经济思想,将是一个历史的产物。

www.w-zy.ne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