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3-3-23 08:46:20
有一定道理。但是研究生扩招、教育量化指标增多导致期刊发文量严重地供不应求或许是更重要的原因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09:08:37
brainmind 发表于 2013-3-22 18:42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顺风顺水的永远只是少数人,这些人在他们那个时代也是佼佼者。拿现在的标准衡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09:09:55
是哦 悲催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09:13:24
停止抱怨,好运就会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09:15:16
写文章现在变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09:24:31
差不过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09:25:25
国内国外都是如此趋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09:27:15
不能这么纵向比较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09:41:01
中国的教育是一种功利性的教育,博士也一样,大家只求毕业,早些年的拿国外的模型修改一下,再找国内的数据做一下实证分析,实现高效发文,自己本身构建的模型或者创新研究基本上没有。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会用统计软件(工具),国外的模型也就那么多,人家几年才发一篇PAPER正常得很,很多人家还在公示阶段的论文国内都拿人家的模型来做国内分析并发表了。看现在的经济学杂志,几乎没有几篇论文是没有模型的,而所有模型论文当中几乎没有独创的,基本上都是抄的,对于这样的论文大概都已经疲倦了,我是不愿意看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发文章当然是越来难。我认为这才是大家发文越来越难的根源。其次,博士扩招十倍,以前每年三千博士,现在是三四万,相应的核心杂志扩张不到两倍,有些能多发论文的核心杂志臭了,大家以在这种杂志上发文为耻辱。因此实际可供选择的发文杂志对于追求学术的博士来说基本上比以前少了许多。当然,现在的博士水平确实提高了不少。还有就是经济学教授满天飞,不少人连基本的经济学教育都没有,也不懂基本的经济学原则,但已经是经济学教授或经济学研究员,鱼龙混杂,说出来的东西经不起推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09:49:51
基本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09:53:59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09:56:25
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0:01:56
好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0:04:08
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0:07:41
是的。基本这几年有这个感觉。我投出去的文章都是采用最新的计量研究模型,但是拒稿总不给原因或是说题目没有新意。但是所用到的新模型和新方法都是在原有基础研究上的进一步扩展,这一点在模型当中体现的很明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0:07:41
说实话科研的整体水平还是不断提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0:16:05
“教育量化指标增多导致期刊发文量严重地供不应求或许是更重要的原因吧”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0:28:42
纵向的比较,我们较若干年前的前辈仅就知识的积累方面就有优势,我们不能拿过去的标准去作为今天的学术水平的标杆;相反,我们必须站在当下,进行横向比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我们的起点,寻求真理则是我们的终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0:29:59
确实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0:41:34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0:47:5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1:21:06
情深深 发表于 2013-3-23 10:07
是的。基本这几年有这个感觉。我投出去的文章都是采用最新的计量研究模型,但是拒稿总不给原因或是说题目没 ...
现在,好一点的杂志基本上都要求思想与技术并重,并且是好中择优,所以要想脱颖而出,真的不容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1:50:27
是个好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1:54:20
对着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2:23:41
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2:25:10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2:28:32
实证研究发展得太快了,青年老师和博士生非常有危机感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2:50:42
现在发论文,要求主流的研究问题(热点),前沿的研究方法(最好是别人还没引进的),独辟蹊径的研究思路或视角(不能是那种大家都能想到的思路,谁都没想到最好),耳目一新的行文方式(比如现在标题里的:——?之类的运用),而这其中,如果只占了一条,都很难发表到高水平的杂志上,必须同时具备2-3条,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在个各种关系乱飞,各种节操乱掉的“新经济学时代”,获得一席之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2:59:45
不只如此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3:02:33
有五毛钱之嫌,但在保留意见下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