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2013-3-27 10:30:15
remlus 发表于 2013-3-27 10:20
两个公司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产生相同的现金流,比如一个公司发行1000股,每股让你赚1毛钱,另一个公司发行 ...
在看54楼 hema0702 的回复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了哈。我不是对MM定理不理解。我是对公司的价值怎么衡量不理解。其实我在一楼里对MM的理解就是比较正确的。就像 黑色忧郁 在33楼说的。我把“一些东西弄混了”,但是他“又不知道具体是哪里”

公司的价值或者说股票定价的理论之一是现金流折现——虽然早就看到了这个理论和公式,但是没深入去理解——所以允许出现账面价值低于或者高于市场价值的情况。理解了这些,这个问题就没有什么疑点了。

感谢你的回帖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10:55:08
公司资产的多少与权益与债务之间的比例没有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11:17:39
权益价值加上负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11:36:05
注意几个假设:无税、市场完全竞争、理性预期、投资者预期相同、信息对称
公司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的贴现,贴现率是边际WACC。
Image00000.bmp
现在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可以完全不相等,市场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贴现,是对未来的一致预期。
以楼主例子来看,公司账面价值100(80+20),但如果投资能够产出净现金流140,那么公司价值就是100+140=240。如果不能预期未来有较高的现金流,价值就增加不了。而资本结构变化后影响的是权益的资本成本,不影响公司加权资本成本,只要现金流预期不变,公司价值就不变

楼主的问题拓展后可以来理解为何中国的IPO:大股东价、PE/VC进入价、IPO价、市场交易价的差别,IPO市场的价格差异比楼主的差别还大,不过现实已经不太符合MM理论,但核心一致。

随市场变化,预期发生了变化,再加上了流动性定价,差别更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11:38:47
楼主设定的情形,不符合MM world的考虑:
完美的市场,无信息不对称,股价反映的就是真实的权益的价格
——如果你是完美市场的话,你的IPO价格应该和你的风险直接对应,不会有涨或者跌的情况;
在MM的世界中,如果你权益上升了3块钱,那么是因为你债务减少所导致的风险减少所致

所以说MM理论是个很理想的东西,无交易成本,无税收,无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的市场,是不可能存在的;楼主你之所以这么认为,是直接将现实世界的理解放到MM理论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12:29:34
lzw123ccc 发表于 2013-3-27 11:38
楼主设定的情形,不符合MM world的考虑:
完美的市场,无信息不对称,股价反映的就是真实的权益的价格
— ...
我也觉得信息对称的话,不应该涨到260。你要是看这几页的回帖的话,就知道这就是争执发生的地方。我就是坚持你这个观点的哈。但是其他人说的我觉得也有道理,所以我就不想再争执下去了。

其他人的意见我概括为:如果放掉信息对称,理性预期,预期相同这些假设。好像对MM定理也没什么影响。大不了允许其一天涨到260。导致负债的资本成本,也就是收益率还是很接近0的时候(因为一天还没到),权益的资本成本就上升到很接近300%而已。

而这个收益的来源,也就是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的不一致。可以用预期未来的现金流折现理论来解释。

我觉得MM定理对“同样的100块钱能干的事相同”这个命题的关注,要大于是否允许这100块钱可以一天内涨到260的关注程度,所以我觉得除非信息对称,理性预期有其他含义——在我不谦虚地看来这些根本不是MM定理的实质,是多余的假设——否则这个细节再讨论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12:43:37
ausman 发表于 2013-3-27 11:36
注意几个假设:无税、市场完全竞争、理性预期、投资者预期相同、信息对称
公司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的贴现, ...
理性预期、投资者预期相同、信息对称


65楼说的话,就是我在58楼说的意思。如果接受理性预期,投资者预期相同,信息对称这三个假设,MM定理不允许股价一天内上涨那么多。那意味着不同的投资者对股价预期不同——60元的投资者认为只值一块钱,但另外20元的投资者却把股价炒到了3块钱——

如果放弃这三个假设,那么上市头一天股票就能涨这么多也不是不可以解释,我觉得这也是MM定理,也可以考虑预期不同信息不对称,就像MM定理也可以考虑到有税的情况,大不了把税盾效应考虑在内而已。

你画的那张图只说明了一个财务杠杆越大,权益收益要求的投资回报率(或者说资本成本)越大而已,没有说明“市场完全竞争,理性预期,投资者预期相同,信息对称”这几条究竟什么作用。如果市场完全竞争,还有哪个公司一上市就能涨这么多?那这个行业不是马上就有无数企业进入?

我觉得这个定理我们已经讨论清楚了。

我一直以为在你看来MM定理不需要“完全理性预期”和“投资者预期相同”这些假设,所以才觉得我们的讨论可以到此为止。但是你同时接受“市场完全竞争、理性预期、投资者预期相同、信息对称”这几条和“一天之内股价从1块涨到3块”,我认为是你理解有误——虽然可能也有其他一些含义,但是看来你确实对这个定理的“一些基础的概念”,已经“模糊  甚至淡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13:28:32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13:33:23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13:57:05
qiwulun2006 发表于 2013-3-27 12:43
理性预期、投资者预期相同、信息对称
市场完全竞争是保证公司获得的回报是社会或者行业的平均回报,不然新进入这进入后的竞争会导致现金流变化,从而NPV变化。
理性预期、投资者预期相同、信息对称是保证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期一致,不存在价值因为预期或信息的差异而不同,这也才会保证WACC是保持不变,同时也保证的贴现后的value是保持不变,既一条直线。除非有新的投资行为,带来NPV的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14:37:33
ausman 发表于 2013-3-27 13:57
市场完全竞争是保证公司获得的回报是社会或者行业的平均回报,不然新进入这进入后的竞争会导致现金流变化 ...
[handshake]

看了这个回复我觉得我都不用再去看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15:39:03
公司价值、公司总资产、账面价值这些都是不一样的。从来只听说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从没有听过什么总资产、账面价值与资本结构什么什么的这些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15:57:28
MM定理的一个前提是有效市场,即股票市价反应股票的真实价值。LZ所说的股票从1元涨到3元,在有效市场中,意思是LZ把价值3元的股票按照1元的价格发行,本身就违背了MM定理的假设。应该是这样的,LZ发行30股,每股3元,再借款10元,凑够100元开公司,只要楼主的公司投资、运营等不改变,公司的价值就一直是100元。有一天楼主决定借款60元回购20股股票,这时候,公司资本结构变成30权益+70负债,公司价值仍是100。因为更高的负债使得未来收益和权益成本同时增加,导致公司权益价值不变。在公式中其实体现为WACC不变。这就是MM定理所说的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楼主有一天决定让公司去搞房地产了,于是股票大涨,这就是说公司价值只与投资有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17:40:49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反例我当时没想到。那就是公司不上市。60元自己掏。40元借债,就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涨到260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17:43:30
meanhong 发表于 2013-3-27 15:57
MM定理的一个前提是有效市场,即股票市价反应股票的真实价值。LZ所说的股票从1元涨到3元,在有效市场中,意 ...
楼主有一天决定让公司去搞房地产了,于是股票大涨,这就是说公司价值只与投资有关

--------------------------------------------------------------------
有些定理说起来挺简单,也有很多人夸夸其谈一大通,但是放在复杂的环境里就会真正检验出对这个定理的理解究竟是否透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22:55:05
我想是最多那个数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8 00:21:27
qiwulun2006 发表于 2013-3-27 09:55
公司价值是由未来现金流决定的。而带来现金流的是资产。所谓的独立性定理说的是资产结构(也就是负债与权 ...
理性预期和信息对称应该都是用来确保权益和负债的价格、成本是被准确定价的(市场是有效的),他们反映的就是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期。而投资者预期相同,显然可以让问题简化。
我不是学财务金融的,所以这个问题理解也不是很深。可以查一些其他的书帮助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5 01:19:39
有几个误区大家是经常搞混的。
1、第一MM理论是金融理论,里面的价值是指金融价值,请务必考虑现金流折现这个价值,而不是会计账面价值。你出1亿作为股票融资建立1家公司,但是未来现金流就是就是每年10万,那么企业价值还是用10万折现算出来这个,和1亿一毛钱关系没有。
2、MM推导里面有个细节要注意的,他比较的是原来全股票融资的企业的价值(净利润折现那个价值)和突然增加一笔负债后的公司的价值,里面有两个个很多人忽略的地方。第一这个负债是没有考虑去投资的,就是说这个只需要把钱借回来就可以,不需要用出去。第二,这个负债的利息是永续的,不还本金,指还利息。如果有公司税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通过负债直接增加原来没有负债时候的公司的价值。这就是MM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啥也不干,原来不负债的全权益公司通过负债就可以增加价值。都不用考虑使用负债获得的钱去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