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如果如执政党所说其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那么它就应该能够代表近9亿农民的切身利益,然而现在谁敢说它做到了呢?!
我在与农民访谈中了解,农产品涨价远远没有农业生产物资涨价厉害!!
比如说化肥从05年11月的1560元/吨,到了06年6月就涨到1950元/吨!!!
这还是出厂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5 18:49:54编辑过]
中国计划了40年,现在连个猪肉涨价都说不清楚,真让人汗颜。
农民一面承受着盘剥,另一方面却又承担着涨价得利的帽子。
国家发改委的领导同志也斩钉截铁的说农民得利,真是睁眼说瞎话!
农民的日子真的是暗无天日
在中国,农民永远是受剥削的对象。从建国初,农民就一直未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到该以工辅农的时候却那么难,农民们什么时候才得以真正翻身??
中国现在在拼命地发展城市,还不断地宣称GDP的增长,其实这是把农村所有的生产收入都算在里面,就没有考虑所留下的净收益是多少,这完全是一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什么时候政府才能真正地以一种务实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反映出存在的问题,而且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
真的挺悲哀的
经济学界的学子们加油啊
取消农业税不能不说是个好的开始啊。
其实农民和工人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都是在工作 要真正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是去除农民和工人的待遇差异
把种植粮食当成一个产业去做 (当然这在我国现在的国情下很难 相信等到我国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多到的 就怕不要到出现没粮吃时才会有动作)
成属个人幼稚的意见 希望大家看了有什么说什么
以惠农的名义涨价,实际上只是物价上涨的一个借口。
在农产品这样的竞争程度高的市场上,价格只能取决于稀缺程度。因此,价格涨,只能说明,城市人在买农产品时,农产品的稀缺程度提高了,打破了以前的均衡。
为什么会有稀缺程度提高的现象呢?供应量少是惟一可信的理由
在农产品的产业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稀缺程度提高都会提高价格。而稀缺不一定只发生在农民供应产品的环节上。所以,价格涨了,但农民没有得到好处,其实很正常。
另一方面,农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买者看不出质量。这会形成柠檬市场,好产品没有好价钱。这个因素也会侵蚀农民的利益,而其中的“剩余”应该被肯承担风险的中间环节拿走了。
在这种通货膨胀的大格局下,有的人知道怎么去投资理财,有的人乘机捞一把,惟独农民,只能默默的承担通货膨胀的坏处,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政府制度有问题!地方有蛀虫!谁能保证中央绝对纯洁?可是中央有谁监督?
说穿了,是政府的管理水平问题,是国家的管理体制上有问题了
不能一概而论
是呀,奸商太多了,不是说人都是自利的,不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能带来对社会贡献的最大化么?可是怎么没反应出来呢?这么多中间商肥了自己的腰包,社会呢?人民呢?
针对粮商的变相垄断行为,提高粮食流通环节的准入门槛,???
如果要组织垄断,就应该放低门槛
提高不是更垄断
如果没有不合理的管制,市场自由调节一定不是这样的结果
这说明剪刀差的残余影响还大大存在!!!
一 生猪涨价确实富裕了一批农民,但养猪的农民家庭只是农村的少数,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养猪的农户会越来越少
二 农民不能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和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涨价的实惠总是进不了农民钱袋,山西和内蒙煤炭资源丰富,老百姓也不会因此富裕
三 多年来,政府并没有真正重视生猪生产,特别是没有重视疫情的控制,使得农民养猪利益得不到保障
四 养猪就是办企业,人机料法环信息时间和供产销管理与过程控制水平不高使得涨价的实惠总是进不了农民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