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592 9
2005-05-19

其实最难的就是第一章的几个问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

2、劳动产品为什么要表现为商品?

3、货币的必然性的三个问题:为什么、怎么样?通过什么?

能够回答上面三个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就基本上算是理解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5-19 22:59:00

楼主的问题只能误导学生,缺少理论价值。

一、马克思批判商品拜物教,前提是认为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必然有剥削,因而,资本主义的法律虚伪,法律面前的平等仅仅是一个幻觉。楼主没有考虑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是不是必然有剥削,而直接提出拜物教问题,隐含的前提条件是已经认可马克思的价值理论。

二、马克思分析劳动产品转变为商品,是因为“耗费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只有耗费在对别人有用的形式上,才能算数。”[资1,103] 但是,在马克思分析的人类劳动中,决定商品价值的仅仅是劳动力的单纯的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楼主没有考虑这个理论正确与否,直接问劳动产品为什么要表现为商品,已经认可这个理论。

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用了一系列哲学范畴分析商品价值,如现象与本质,具体与抽象,个别、特殊与一般,等等。其中,对价值形式的分析,可视为经济学说史的经典。但是,在此之前,马克思分析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时,没有从彼此不同的技能与技巧中找出它们的共性,只承认劳动力的单纯的生理耗费凝结为商品价值,这种分析方法是对辩证法的亵渎。而楼主回避这个问题,直接问货币的起源、过程与形式,等于认可了马克思的分析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0 00:43:00
没有其它人发表意见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8 13:50:00

2楼的分析,似乎是既然根本瞧不上马克思的出发点,当然接下来也不屑于听马克思罗嗦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8 13:51:0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8 14:03:00

第2个问题似乎是经济学中的根本问题。换言之,就是为什么要交换。对此问题,从配第、斯密到科斯、杨小凯都有讨论。

由此引出了第3个问题,货币在交换中的作用,以及货币与交换的相互作用导致的经济结构变化。

然后是第一个问题拜物教、异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1 18:51:09
商品拜物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物化的一种科学揭示。在社会关系的层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抽象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父母子女的关系,你不能很直观地表现,只能借助于各种物来间接展示,比如子女送父母一件围巾,父母会把这个“物”是为自己与子女关系的载体,而不是仅仅看成物。因此,在商品经济的世界中,人们之间劳动的关系是通过商品和商品交换的方式去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劳动的关系也是抽象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无视这样的事实,就根本无法理解劳动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