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772 4
2013-04-06
看了前人分析的相亲市场的柠檬效应,也试着分析下,欢迎各位共同讨论,批评指正。
柠檬市场又称次品市场,是指信息不对称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止步萎缩和不存在,这就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

在分析相亲市场前,有两个假设前提:

1. 市场上都是“经济人”,即绝对理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2. 在分析市场选择的过程中,不加个体偏好。

假设A女去相亲市场寻找对象,A的学识,外貌,品质等综合实力作为在相亲市场上所愿意出的价格,寻求与此价格相匹配质量的对象(产品)。由于A对该市场对象的情况不了解,只有通过提高相亲对象的准入条件作为限制,比如学历,身高,工作,家庭条件等等来甄别其质量的高低。我们假设A本科学历,长相中上,收入稳定,月薪5000以上。那么,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她的潜在准入条件也应当是本科及以上学历,长相中上,收入稳定,年薪7万以上。那么,其一,一些综合质量较优,而达不到准入条件的对象自动被筛选掉。比如,暂时没有经济实力的男生--正在创业阶段工作还不稳定的人群,或是各项都比较优秀,但个项未达标的。其二,各项准入条件都达标,本身也较优质的产品不愿意以A的价格被购买。以上的选择结果便会导致:少量优秀质量的产品会在相亲市场迅速出清,而有潜在质量的产品会因为价格被低估而自动退出市场。由于产品的平均质量在下降,自然消费者愿意出的平均价格也自然下降。根据我们宏观里的格雷欣法则,那么质量高于平均价格的产品就会退出市场,那么市场便会充斥质量低于平均价格的商品。因此,我们常会听到为什么相亲如此不靠谱,见到的女生都不够漂亮,男生的综合素质还不如女生。这是未加偏好的结果,事实上男生对外貌的偏好和女生对经济实力的偏好应当是相当的,会发现相亲市场完全就是无效率的市场。

综上,参考一下前人研究的结果就是:在柠檬市场,不要企图将“利益最大化”最为选择标准,而应当是“损失最小化”。即不要把标准定成“本科211”啦,什么身高“165-170cm”啦,“房子要买在二环内”啦,活该找不到对象!嘿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4-6 16:47:50
有见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6 17:41:11
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6 17:58:16
分析的有意思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6 18:48:47
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