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9636 92
2013-04-06
QQ截图20130406184906.jpg

这样做不好。

坐等被批判:“你不厚道” ,“你怎么不抓贪官”,“你心理阴暗”。。。。

好吧,对于这样的指控,老子一概承认:我就是心理阴暗,我就是怕跨省不敢抓贪官,就是只敢打苍蝇,so what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4-6 20:34:03
呵呵,这个人我认识。一稿多发的,大有人在啊。坛子里批斗了不少,不过好像不起多大作用。有时候自己在投稿的时候,心里肯定是没谱的,总是想多投几个,提高命中的可能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6 20:34:06
so it i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6 20:37:52
《国际金融研究》很正规,从初审到外审到接受都有邮件通知,特别是2012年之前效率比较高,初审10天左右就有消息;
《上海金融》很快,一般半个月以内编辑就会通知你已录用;
《经济学家》不管录用不录用,三个月内肯定会通知的;
坐等当事人怎么辩解自己在不知情情况下“被发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6 20:45:23
《上海金融》是出了名的快。而且从时间上看,发表于2009年7月,早于《国际金融研究》《经济学家》2个月,应该说是有充分的时间来通知后两者。

“一稿多投”在目前的情况下实属无奈。但是在明知已经录用可以发表的情况下,还不及时通知其他期刊,浪费编辑的时间精力,挤占他人的机会,这就不应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6 20:45:43
三年前就有人发过跟你一样的举报贴

https://bbs.pinggu.org/thread-567222-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