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3426 2
2007-09-09

学习经济学的朋友多少都会了解一些数学知识,数学学的多了,积累的多了,思考的多了,你就会发现数学真的很有意思,数学家真的很有趣。有些数学故事带给我们的欢乐不亚于你所喜欢的经济学啊!

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故事,有的你听说过,有的你没有见过,比如下面这些,有的你可能没有听说过,还犹豫什么呢?赶快去读啊!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很多简单而有趣的数学题目,他们看似简单,实际上也不是那么容易,比如下面那些,你全部都会吗?要不先试着做做看啊?

在你学习太累的时候,看看这些小故事,权当作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那是高雅的休闲,那是思维的娱乐。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呵呵!

当你看完之后觉得有收获的话,各位朋友们,就顶一下啊,如果我们这个论坛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能享受它,那是意见多么美妙的事啊!

数学的故事

从小故事中看数学

一个扑克牌游戏

在上中学时,有人和我作过这样一个游戏:

他当着我的面,把一幅扑克牌洗了几遍,然后问我:"一副扑克牌有多少张牌?"我回答:"54张。""对,一幅扑克有54张牌,54的一半是多少张?""27张。""好,我现在先从这54张牌中数出27张。"

我看着他一张一张地数。第一张是个红桃3,第二张是个方块4,第三张是个梅花Q,再往下我就记不住了。反正他一共数出了27张,一张挨一张地摞成了一摞,然后扣过来放在了桌子上。

他手里拿着剩下的27张牌,让我从中随便抽出三张。如果抽到大王或小王,他就让我重新抽一张。

他把我随意抽出的三张牌并排摆在桌子上,从每一张牌的点数开始,在它下面放上他手中的牌,放一张加一点,一直数到十三点为止。于是他在我从他手中抽出的三张牌下面各放了一串牌。当时我随意抽到的三张牌分别是黑桃9、方块8和红桃J。在黑桃9下面放了4张牌、在方块8下面放了5张牌、在红桃J(算11点)下面放了两张牌,就都到13点了。然后,他把手中剩下的牌全都摞在了他先数出的那半副扑克上。

只许称一次

在一本很好的趣味数学书中有一道题的题目叫作"只许称一次"。我们也选用同样的题目是由于我们想对那本书中对该题给出的答案作一点儿补充,以便使那本深受少年朋友喜爱的书更臻完美。

原题是这样的:

一袋一袋的洗衣粉堆成十堆,九堆洗衣粉是合格产品,每袋1斤。唯独有一堆分量不足,每袋只有9两。从外形上看,看不出哪一堆是9两的。用台称一堆一堆去称吧,称的次数比较多。有人找到一个办法,只称了一次,就找到了9两的那一堆。这是个什么办法呢?如果有四十堆洗衣粉,其中有一堆是9两一袋的,那么要称几次才能找出这一堆?

原书的解答是这样的:

你注意过乘法口诀的特点吗?一个数乘9,乘积中的个位数,没有相同的数:0×9=0,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称洗衣粉就要用到这个特点。

将十堆洗衣粉编上号码:1,2,3,4,5,6,7,8,9,10。从第1堆取一袋洗衣粉,从第2堆取两袋,从第3堆取三袋,…,从第9堆取九袋,第10堆不取。把取出来的洗衣粉用秤称一下,只注意总重量几斤几两的两数,如果是3两,就知道第7堆是九两一袋。如果是0两,那是第几堆呢?请你再想一想。

如果有四十堆,就要称三次。第一次先从二十堆中每堆中取出一袋一起称。如果重量是20斤,说明九两的那堆在剩下的二十堆中。不然,就在这二十堆中。第二次再从包含九两一堆的二十堆中选取十堆,每堆取一袋在台称上称。从重量是否10斤,就可以确定九两一堆的在哪十堆中。第三次,将包括九两一堆的十堆按照前面的办法称一次,就确定了哪一堆是九两的。

上述解法启发学生们注意9的倍数的个位数字的规律,应该说是很好的。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堆数不超过10的情况。如果堆数在10以上,仍然从第几堆就拿出几袋一起称,光注意总重量是几斤零几两的两数就不行了。比如,2×9=18,12×9=108,18与108的个位数字都是8。如果称出的总重量几斤几两的两数是8两,就判断不出是第2堆还是第12堆是九两一袋的。正因如此,上述解答告诉我们:如果有四十堆洗衣粉,就要称三次。

比如一共有四十堆,给它们分别编上号码1,2,3,4,…,37,38,39,40。然后,每堆的编号是几,就从其中拿出几袋洗衣粉,放在台秤上称总重量。

台秤上一共有多少袋洗衣粉呢?

1+2+3+4+…+37+38+39+40

=(1+40)×20 =820,

台秤上一共有820袋洗衣粉。

如果四十堆洗衣粉都是合格品,也就是说每一堆中的每一袋都恰好是一斤,那么台秤上的洗衣粉的总重量应该是820斤。

但是现在已知"唯独有一堆"分量不足,每袋只有九两,因而台秤上的820袋洗衣粉的总重量必定不够820斤。

我们注意台秤上洗衣粉的总重量,不仅要注意零头是几两,而且要准确地注意是多少斤多少两,再算一下这个总重量比820斤一共少几两。少几两就说明台秤上有几袋是九两一袋的,于是我们就能知道哪一堆是九两一袋的。

为了减少麻烦,最后通牒一堆也可以一袋都不取,只从前面三十九堆中是第几堆就取几袋一起放到台秤上称。这样,台称上总共就有780袋洗衣粉。如果称得的总重量恰好是780斤,就说明最后一堆是九两一袋的。如果总重量不够780斤,那么,比780斤少几两,第几堆就是九两一袋的。

如果一共不是有四十堆洗衣粉,而是一共有十堆、二十堆,或者三十堆、五十堆,只要每一堆洗衣粉都有足够多袋,而且台秤足够大、足够准,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称一次就把那堆九两一袋的找出来。

柯克曼女生问题

有一个学校有15个女生,她们每天要做三人行的散步,要使每个女生在一周内的每天做三人行散步时,与其她同学在组成三人小组同行时,彼此只有一次相遇在同一小组,应怎样安排?

这个问题是英国数学家柯克曼(1806~1895)于1850年提出,下面介绍一位英国牧师Andrew Frost的解答。

设15位女生用下面15个符号表示:x , a1 , a2 , b1 , b2 , c1 , c2 , d1 , d2 , e1 , e2 , f1 , f2 , g1 , g2 ;将它们排成七行,每天五个三人行小组(共十五人),使x处于七行中的最前一位置上:(x,a1,a2); (x,b1,b2); (x,c1,c2); (x,d1,d2); (x,e1,e2); (x,f1,f2); (x,g1,g2).

于是只须分配14个元素,再每一行中,后继三人行小组,即对有下标的七个元素a,b,c,d,e,f,g进行三元素组合,填入每行,但每个字母只许出项两次。即

Sunday: (x,a,a), (b,d,f), (b,e,g), (c,d,g), (c,e,f);

Monday: (x,b,b), (a,b,e), (a,f,g), (c,d,g), (c,e,f);

Tuesday: (x,c,c), (a,d,e), (a,f,g), (b,d,f),(b,e,g);

Wednsday:(x,d,d), (a,b,c), (a,f,g), (b,e,g),(c,e,f);

Thursday: (x,e,e), (a,b,c), (a,f,g), (b,d,f), (c,d,g)

Friday: (x,f,f), (a,b,c), (a,d,e), (b,e,g), (c,d,g);

Saturday:(x,g,g), (a,b,c), (a,d,e), (b,d,f), (c,e,f)

现在来填下标,如果在同一行中,可以有两个相同字母,例如在第三行中bdf,beg中,b出现两次,可标上不同的脚标b1,b2;若每一个“三人行”,有两个脚标已定,则在同一行,别的三人行组不能再用;若不是由两种原则定出脚标,就定为1。

得到解:

Sunday: (x,a1,a2), (b1,d1,f1), (b2,e1,g1), (c1,d2,g2), (c2,e2,f2);

Monday: (x,b1,b2), (a1,b2,e2), (a2,f2,g2), (c1,d1,g1), (c2,e1,f1);

Tuesday: (x,c1,c2), (a1,d1,e1), (a2,f1,g1), (b1,d2,f2),(b2,e2,g2);

Wednsday:(x,d1,d2), (a1,b2,c2), (a2,f2,g1), (b2,e1,g2),(c1,e2,f1);

Thursday: (x,e1,e2), (a1,b1,c1), (a2,f1,g2), (b2,d1,f2), (c2,d2,g1)

Friday: (x,f1,f2), (a1,b2,c1), (a2,d2,e1), (b1,e2,g1), (c2,d1,g2);

Saturday:(x,g1,g2), (a1,b1,c2), (a2,d1,e2), (b2,d2,f1), (c1,e1,f2)。

猴子分花生

1962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高中二年级第二试有这样一个有趣的题:把1600颗花生分给100只猴子。求证:无论怎么分都会有四只猴子分得的花生一样多。

我们边分析边计算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假如我们想设计一种分法,希望没有四只猴子分得的花生一样多,显然,最省花生的办法是给三只猴子各0颗花生,给三只猴子各1颗花生,给三只猴子各2颗花生,给三只猴子各3颗花生,…,给三只猴子各32颗花生,给最后一只猴子33颗花生。这相当于我们把这100只猴子中的99只平均分成33组,每组中的猴子各得0~32颗花生,最后一只猴子分得33颗花生。

如果这种分配方案所需的花生总数少于1600颗,可以把剩下的花生都给最后的那只猴子,这样可以保证没有四只猴子得到一样多的花生。

如果这种分配方案所需的花生总数恰好是1600颗,那正符合我们的心意,恰好把1600颗花生分给100只猴子,没有四只猴子分得一样多的花生。

但是如果这种分配方案所需的花生总数多于1600颗,而我们仅有1600颗花生,则这个方案将实现不了,那时必然会有猴子实际得到的花生比按这种方案规定它应该得到的花生少,于是它实际上相当于落入它前面的某一组。

当然,如果某一只猴子由于实际得到的花生数量少于按方案应分得的数量而实际上相当于落入了它前面的某一组,而它相当于落入的这组又有一只猴子实际上相当于落入更前面的组,那么与它分得同样多花生的猴子的总数(包括它本身)也许不大于3。但是,就这34组100只猴子的总体而言,所有那些因为实际花生数量比方案所要求的数量少而没有分得按方案规定所应分得的数量从而实际上落入了它前面某一组的猴子中,每一只猴子实际上落入的组都有一个编号(比如,按方按规定,这组猴子每只应分得几颗花生这组编号就是几),那么,这些猴子实际落入的编号最小的那组,该组本身那三只猴子都按方案规定得到了应得那么多的花生,现在又有后面某一组或某几组的猴子落入该组,因而该组至少将有四只猴子,即必有四只猴子分得一样多的花生。

于是我们看到,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按把100只猴子分成34组的这种方案所需要的花生数量到底是多于还是不多于1600颗。

我们有

(0+1+2+3+…+32)×3+33

=1617

>1600.

因而,无论怎样分,也必然有四只猴子分得的花生一样多。

三十六军官问题

大数学家欧拉曾提出一个问题:即从不同的6个军团各选6种不同军阶的6名军官共36人,排成一个6行6列的方队,使得各行各列的6名军官恰好来自不同的军团而且军阶各不相同,应如何排这个方队?如果用(1,1)表示来自第一个军团具有第一种军阶的军官,用(1,2)表示来自第一个军团具有第二种军阶的军官,用(6,6)表示来自第六个军团具有第六种军阶的军官,则欧拉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这36个数对排成方阵,使得每行每列的数无论从第一个数看还是从第二个数看,都恰好是由1、2、3、4、5、6组成。历史上称这个问题为三十六军官问题。

三十六军官问题提出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解决,直到20世纪初才被证明这样的方队是排不起来的。尽管很容易将三十六军官问题中的军团数和军阶数推广到一般的n的情况,而相应的满足条件的方队被称为n阶欧拉方。欧拉曾猜测:对任何非负整数t,n=4t+2阶欧拉方都不存在。t=1时,这就是三十六军官问题,而t=2时,n=10,数学家们构造出了10阶欧拉方,这说明欧拉猜想不对。但到1960年,数学家们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证明了n=4t+2(t≥2)阶欧拉方都是存在的。

从“整箱买进文具盒”引出的问题

陈琦和王芮两位女工下岗后,合办一家"学生超市"。

一天,进货回来的陈琦刚走进超市,王芮问:"你进什么货了?"

陈琦点头答道:"花了2600元买了三箱不同品种的文具盒。"

"如果质量好,就能卖出去"。王芮赞同的说,"你买进多少?"

陈琦掏遍了所有衣袋也没找到发货票。"一定是我把发货票弄丢了,总共260只。"她说,"每箱货中,每种文具盒以角为单位的单价数等于每箱货中的文具盒数目。"

你能算出陈琦采购的文具盒的只数与单价吗?

分析与解答

解答这道题绝非轻而易举的事儿,它包括若干具体概念。下面给出解答过程。

在这三箱整批购进的不同文具盒中,设买x角的文具盒x只,用了x2角;买y角的文具盒y只,用了y2 角。这样,买第三种为(260-x-y)角的文具盒(260-x-y)只,用了(260-x-y)2角。

那么x2+y2+(260-x-y)2=26000

化简,得:x2-(260-y)x+y2-260y+20800=0,把这个式子看作含有x的一个二次方程式,得

(*)

由于x、y是自然数,因此一定有520y-1

这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你可能不一定全部会做的,可以做了再后面给出答案,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啊。

过桥问题

今有a b c d 四人在晚上都要从桥的左边到右边。此桥一次最多只能走两人,而且只有一支手电筒,过桥是一定要用手电筒。

四人过桥最快所需时间如下:

a 2 分

b 3 分

c 8 分

d 10分

走的快的人要等走的慢的人,请问如何的走法才能在 21 分 让所有的人都过桥?

猎人的手表

一个住在深山中的猎人,他只有一只机械表挂在手上,这天,表因忘了上发条而停了,附近又没有地方可以校对时间。

他决定下山到市集购买日用品,出门前他先上紧机械表的发条,并看了当时的时间是上午6:35(时间已经是不准了),途中会经过电信局,电信局的时钟是很准的,猎人看了钟并记下时间,上午9:00,到过市集采购完,又绕原路经过电信局,看了当时电信局的时钟指在上午10:00,回到家里,手上的表指著上午10:35。

猎人如何调校出正确的时间呢?此时的标准时间应该是多少?

简单的智力问题

1、一个破车要走两英哩的路,上山及下山各一英哩,上山时平均速度每小时15英哩问当它下山走第二个英哩的路时要多快才能达到每小时30英哩?

(答:是45英哩吗?)

2、阿米巴用简单分裂的方式繁殖,它每分裂一次要用3分钟。将一个阿米巴放在一个盛了营养参液的容器内,1小时後容器内充满了阿米巴,问如果先前以二个阿米巴开始而不是一个,那麽要多长时间才能使容器充满?

﹙估计大约半小时,是吗?﹚

乘车兜风

"你在忙乎什么吧,比尔,"教授留意地说。这时他的这位朋友正一口气喝完剩下的咖啡,站起来要走。

"准备带三个女孩乘车游览!"比尔答道。

教授笑了:"原来如此!敢问三位佳丽芳龄几许?"

比尔思考片刻说:"把她们年龄乘在一起得到2450,可她们年龄和恰是您年龄的两倍"。

教授摇了摇头说:"非常灵巧,但对她们的年龄仍然有疑问。"

比尔还在那里,他补充道:"是的,我忘了提起,我的年龄至少要比那个岁数最大的小一岁。"而这使得一切都变得清楚了!

当然,教授是知道他朋友的年龄的,请问,你能算出他们的年龄吗?

头发的颜色

在一个与外界不往来的村庄中,住了三个人。这三个人都不能说话,但都很聪明。这村庄人的头发,不是黑色就是红色。这村庄也没有任何可经由反射而看到自己的物体(如:镜子,湖水)所以这三人都无法得知自己头发的颜色。

这村庄有个习俗:知道自己头发的颜色后再自杀,可以快乐的上天堂;若猜错自己头发颜色就自杀,那就会痛苦地下地狱。这三个人都很想上天堂,但都苦于无法得知自己的发色而迟迟无法进行。这三人每天中午都会在广场上聚集,彼此相望,希望能得知自己的头发颜色。 这种困境一直到一个外地人的介入而打破。

有一天,一个外地人进入了这村庄,在广场碰到了这三人,随口说了一句话:「你们三人至少有一个是红头发。」说完便离开村庄了。当天三人听完这句话,都纷纷回家苦思。 第二天中午,三人依旧一起在广场见面。第二天晚上回去,就有两人自杀成功。第三天中午,只剩一个人到广场。此人回去后也自杀成功了。

请问:这三人的头发分别为什么颜色?

他的第一份工作

"嗨!约翰尼斯,"星期天乔在街上遇到一个年轻人向他喊道,"好久不见,我听说你开始工作啦!"

"几个星期了,"约翰尼斯回答道,"这是一份计件工作,我干得挺好的。第一星期我得了四十多美元,而且后来每个星期都比前一个星期多赚99美分。"

"这真是巧事!"乔笑了笑并继续说,"愿你一如继往都能这样!"

"我估计用不了多久我一个星期便能赚到60美元,"年轻人告诉乔,"自从开始工作到现在,我已经赚了整整407美元。这的确不坏!"

试问,约翰尼斯第一个星期赚了多少?

奖金

当秘书走进办公室时,杰克微笑着说:"贝蒂,现在我事情已经做完,请把其他人都叫进来。"

很快,包括贝蒂在内的五个职员都来到他跟前,不知出了什么事。但老板很快使他们轻松起来。杰克告诉他们:"我想你们一定很高兴知道,我在克莱蒙的交易最后赢利了,这里有一笔260美元的奖金,在你们之间分配,作个意思。"

贝蒂想自己职位较低,"也许轮不上我"这令人沮丧的念头,刺伤了她的心。

但令人满意的是,杰克继续说道:"我已经算出了你们跟我工作的完整的年限,并按这个比例发放奖金,但允许男人比女孩每年多得一半。"他一边说,一边递给每人一个信封。突发的感激,使雇员们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这对他们来说确是一种好运气!

已知他们工作的完整年限分别是2,3,5,6和7年。请你算出在杰克的职员中女性有几人?

一个弹子的游戏

"你们自己来,但每人只拿12个,"吉姆一边说着一边从盒子里摸出了一打弹子,"我们这里绿色的弹子比蓝色的少,而蓝色的弹子又比红色的少。所以大家拿的时候,每人红的要拿最多,绿的要拿最少。但每种颜色都要拿!"

吉姆自己这样做后,其他的男孩也都照着做。这里总共只有三种颜色的弹子,而且盒子里弹子的数量也刚好够大家拿。

"我们大伙拿法全都不一样!"乔观察了一下大家拿出的弹子说道。"只有我有四个蓝的!"

"那又怎么样?"皮特发现自己在地下掉了一个绿色的弹子,于是把它捡了起来,"让我们玩吧!"

于是他们开始玩起弹子的游戏。

这里总共有26个红色的弹子。试问这里有多少个男孩呢?

去别墅

"都已经把一家子都带到别墅去了,"鲍勃说道,"那儿多好,晚上非常安静,没有汽车喇叭声。"

"但你那儿警察照常上班,"雷恩评论说,"难道你那里没有警察?"

"我们不需要警察!"鲍勃笑道,"倒是有一个出现在我们驾车中的难题值得你想。情况是怎样的:头15英里我们平均时速40英里。接着大约在九分之几的路上,我们开得快一些。而在剩下的七分之一路程上,我们一直开得很快。全程的平均车速正好是每小时56英里。"

"你说的'九分之几'是什么意思?"雷恩问。

"这里的'几'是精确有整数,"鲍勃回答道,"而后面两段路程上的车速,也都是每小时整数英里。"

鲍勃自然不会带着一家子人用疯狂的速度去驾驶,尽管也可能那段路上刚好没有警察!

试问,在最后七分之一的旅途中,鲍勃他们的平均车速是多少?

1=2的证明

推理的艺术触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决定吃什么,用一张什么样的地图,买一件什么样的礼物,或者证明一个几何定理,等等。有关推理的种种技巧,都演入了问题的解决之中。在推理中一个小小的毛病都可能导致十分怪异和荒谬的结果。例如,你是一名计算机的程序员,你就会担心由于某一步骤的忽略而导致了一种无限的循环。我们中间谁能保证在我们的解释、解答或证明中不会发现一点错误呢?在数学中除以零是一种常见的错误,它能引发像下面"1=2"的证明那样的荒谬的结果。你能发现它错在哪里吗?

1=2?

如果a=b,且a,b>0,则1=2。

证明:

1)a,b>0 已知

2)a=b 已知

3)ab=bb 第2步"="的两边同"×b"

4)ab-aa=bb-aa 第3步"="的两边同"-aa"

5)a(b-a)=(b+a)(b-a) 第4步的两边同时分解因式

6)a=(b+a) 第5步"="的两边同"÷(b-a)"

7)a=2a 第2,6步替换

8)a=2a 第7步同类项相加

9)1=2 第8步"="的两边同"÷"

一位在需要时候的朋友

点燃雪茄后约翰靠回到自己的椅子上,他显得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是的,"他开怀地笑着说,"在三十年前,当我们在一起还是十几岁孩子的时候,我绝没有想过后来会过得这么好。"

他的来访者微微笑了笑。在过去那些日子,他们曾是好朋友,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今天当他急需一份工作的时候,一种古老的友谊又有什么价值呢?"你的两位兄弟怎么样?"他问道,"他们都比你年轻是吗?"

约翰点点头:"干得不错。本恩,就是最小的那个,已有近百万家产。而泰德,就是原先爱耍小聪明的那个男孩,现在家住华盛顿。比尔,你过去好像计算上挺在行的,看看这样一道问题怎么样?"

这位大亨潦草地写着他的问题,而比尔却在充满希望中等待了几分钟:"本恩的年龄乘以我和泰德年龄的差,与我的年龄乘以他们之间年龄的差恰好少1。这里年龄都是取整年算的。"

"太糟了,"比尔伤心地摇头道,"我本打算来你这儿求份工作,却没想到你倒向我经销起自己的计算能力!"

比尔自然得到了工作。然而,找出那三个人的年龄无疑会给你带来快乐。

聚会之后

"昨晚他们离开的时候似乎都还清醒,"鲍勃说着,此时他刚刚从办公室回到家。

"我看不会比你更糟,"他妻子确信地信,"怎么啦?"

鲍勃淡淡地笑了笑,"他们四个人整天都在给我打电话,"他告诉她,"我得去解开这个谜结。他们一个个都互相拿错了别人的大衣和另一个人的帽子。"

"你到家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贝蒂笑道,"继续讲你这个伤心的故事吧!"

"好吧,我分头说:乔拿走了一个家伙的大衣,而那个家伙的帽子又被史蒂夫拿走;史蒂夫的大衣是被另一个人拿走的,而那个人又拿走了乔的帽子。"

"那么罗恩又怎么样呢?"贝蒂对此颇感兴趣。

"他第一个打电话来,"鲍勃回答,"他把多哥的帽子拿走了。"

这真是一次十足的聚会!试问,乔和史蒂夫拿走了谁的大衣和帽子?

他们会相遇吗?

"你从哪儿打电话来?"伯特问道。此刻他正在默顿街和斯普路斯街交角处的办公室里,一边听着电话,一边透过窗户注视着窗外拥挤的交通。

"在戴尔街和金街交叉处的一个公用话亭,"传来的是本恩的微弱的回答,"从你那儿往南走四个街段,往东走几个街段!"

伯特看了一下钟,喊道:"你现在就开始走,我们在半路上碰面!"他砰地一声放下电话。而只是在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太快挂了电话,没讲清楚互相怎么走法。

实际上,在两个交叉点之间恰好有70种不同走法的线路,而且线路之间的选择跟距离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你怎么理解本恩话中"几个"的意思呢?

一场温和的赌博

"我没有一美分的零币,"汉克说着,一边叮当地敲着他的钱币,

"你有多少?" 本恩查看了一下回答道:"正好五枚。怎么啦?"

"想知道吗?我想我们来一次小小的赌博游戏怎么样?"汉克一边说一边开始分牌,"规定这样的:第一局输的人,输掉他钱的五分之一;第二局输的人,输掉他那时拥有的四分之一;而第三局输的人,则须支付他当时拥有的三分之一。" 于是他们玩了,并且互相间准确付了钱。第三局本恩输了,付完钱后他站起来声明说:"我觉得这种游戏投入的精力过多,回报太少。直到现在我们之间的钱数,总共也只相差七美分。"

这自然是很小的赌博,因为他们合起来一共也只有75美分的赌本。

试问,在游戏开始的时候汉克有多少钱呢?

火柴游戏

一个最普通的火柴游戏就是两人一起玩,先置若干支火柴於桌上,两人轮流取,每次所取的数目可先作一些限制,规定取走最後一根火柴者获胜。

规则一:若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数目最少一根,最多三根,则如何玩才可致胜?

例如:桌面上有n=15根火柴,甲﹑乙两人轮流取,甲先取,则甲应如何取才能致胜?

为了要取得最後一根,甲必须最後留下零根火柴给乙,故在最後一步之前的轮取中,甲不能留下1根或2根或3根,否则乙就可以全部取走而获胜。如果留下4根,则乙不能全取,则不管乙取几根(1或2或3),甲必能取得所有剩下的火柴而赢了游戏。同理,若桌上留有8根火柴让乙去取,则无论乙如何取,甲都可使这一次轮取後留下4根火柴,最後也一定是甲获胜。由上之分析可知,甲只要使得桌面上的火柴数为4﹑8﹑12﹑16…等让乙去取,则甲必稳操胜券。因此若原先桌面上的火柴数为15,则甲应取3根。(∵15-3=12)若原先桌面上的火柴数为18呢?则甲应先取2根(∵18-2=16)。

规则二: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数目为1至4根,则又如何致胜?

原则:若甲先取,则甲每次取时,须留5的倍数的火柴给乙去取。

通则:有n支火柴,每次可取1至k支,则甲每次取後所留的火柴数目必须为k+1之倍数。

规则三: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数目不是连续的数,而是一些不连续的数,如1﹑3﹑7,则又该如何玩法?

分析:1﹑3﹑7均为奇数,由於目标为0,而0为偶数,所以先取者甲,须使桌上的火柴数为偶数,因为乙在偶数的火柴数中,不可能再取去1﹑3﹑7根火柴後获得0,但假使如此也不能保证甲必赢,因为甲对於火柴数的奇或偶,也是无法依照己意来控制的。因为〔偶-奇=奇,奇-奇=偶〕,所以每次取後,桌上的火柴数奇偶相反。若开始时是奇数,如17,甲先取,则不论甲取多少(1或3或7),剩下的便是偶数,乙随後又把偶数变成奇数,甲又把奇数回覆到偶数,最後甲是注定为赢家;反之,若开始时为偶数,则甲注定会输。

通则:开局是奇数,先取者必胜;反之,若开局为偶数,则先取者会输。

规则四: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数是1或4(一个奇数,一个偶数)。

分析:如前规则二,若甲先取,则甲每次取时留5的倍数的火柴给乙去取,则甲必胜。此外,若甲留给乙取的火柴数为5之倍数加2时,甲也可赢得游戏,因为玩的时候可以控制每轮所取的火柴数为5(若乙取1,甲则取4;若乙取4,则甲取1),最後剩下2根,那时乙只能取1,甲便可取得最後一根而获胜。

通则:若甲先取,则甲每次取时所留火柴数为5之倍数或5的倍数加2。

数学家的遗嘱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嘱,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胎小孩。“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 的遗产,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

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这位数学家就去世了。之后,发生的事更困扰大家,他的妻子帮他生了一对龙凤胎,而问题就发生在他的遗嘱内容。

如何遵照数学家的遗嘱,将遗产分给他的妻子、儿子、女儿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9 11:08:1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12 02:28:00

没有人关心吗?这么好的东西,自己顶一下,有朋友感兴趣可以把答案写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2 11:03:00
不错,鼓励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