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buptsong在2007-9-9 22:24:00的发言:在讲到IS-LM分析时,提到由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的增加及总支出增加导致IS曲线右移,总支出增加使生产和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了,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只能出售有价证券来获取从事交易增加的所需货币,这就会使证券价格下降,即利率上升。
证券价格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应该先说明这种证券的发行或交易方式。
上面的这种分析(尤其在国外教科书中),一般假设证券有一个名义的且固定的期末收益额,即这种证券明确规定了:到某一时刻,凭该种证券可以兑换到某一确定数额的货币。
这样,这种证券的发行或交易,其实是以“贴现”的方式进行的。美国国债就采用这种形式。
设证券的到期收益为P1,在到期前,购买证券的价格为P0,也就是说,你付出货币P0,到时你可以获得P1的货币。
如果你不购买该证券,而是存入银行,设银行同期利率是r,则同一付出、同一时期内,到时你可以获得P0(1+r)的货币。
显然,你把钱存入银行还是购买证券,取决于P1与P0(1+r)谁大谁小。若P1>P0(1+r),你会买证券;反之,你不买。
市场均衡时,各种资产的收益率是相同的,即有P1=P0(1+r)——实现平价(parity)。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如果银行利率提高了,以致P1<P0(1+r),显然,如果证券的价格还是P0,证券的吸引力就没有了,证券如果要卖得出去(至少和银行存款具有同样的吸引力),P0必须降低。
我们所说的证券价格就是P0(你买该证券所付出的货币)。因为假设证券的到期收益额是固定的,所以,银行利率会影响证券的购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