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统计软件培训班VIP答疑区
5811 2
2013-04-09

A为关心的政策变量;b为一分类变量,比如说企业规模。企业规模分为三类:大型、中型、小型。

我想看A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中的作用效果。做法有两种:

第一,进行分样本回归;其缺陷在于不同样本组中的A的回归系数即使存在差异,也无法从统计意义上进行推断;

第二,加入交乘项。即A*b.b为一分类变量,最好将b转换为三个虚拟变量:b1,b2,b3.

此时,又有两种方法来构造交乘项:第一种是控制A, b1,b2,b3,加入交乘项A*b2,A*b3(b1作为基准组);第二种是控制b1,b2,b3,加入交乘项A*b1A*b2,A*b3。这里有两个问题:

在两种做法中,何种情况下选择分样本回归?何种情况适宜于交乘项回归?

在加入交乘项的回归中:

a.作为基准组的级别样本一般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b.两种加入交乘项的方法有何差异?两者是否等价?一般情况下采用哪一种?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4-10 21:13:15
假设模型为 y = b0 + b1*X1 + b2*X2 + e。假设你关心的是 b2 在两个组间的系数差异。
如果采用分组的方法,则相当于假设 b1 和 b2 在两者之间都可以不同;而如果采用交叉项的方式,即仅构造基于 X2 的交叉项,则相当于假设 b1 在两个组间没有差异。
显然,如果你可以确定 b1 在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则采用交叉项的方式比较有效,因此这种情况下需要估计的参数个数较少;反之,则应该采用分组回归的方式。此时的系数差异可以采用 Bootstrap 进行检验,参见 Stata  高级视频 B9_BS_MC 那一讲中的介绍和例子。亦可参考如下两篇文章:
Cleary, S (199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Status. Journal of Finance, 54 (2): 673-692.

连玉君, 彭方平, 苏治 (2010). 融资约束与流动性管理行为. 金融研究, (10): 158-171.

对于第二问题,谁做为基准组并不影响最终的估计结果,只是在解释结果时需要注意系数的含义即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1 01:11:26
thank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