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2114 6
2013-04-11
上海复旦大学前天下午举行“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流动的态势和完善城市群社会管理研究”成果发布会。课题组负责人、复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指出,数据显示,所谓“逃离北上广”的现象并不存在,实际上上海非户籍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新闻晚报昨天报导指出,数据显示,长三角年末常住人口由2001年的1.58亿增至2010年的1.76亿人,户籍人口由2001年的1.29亿人增至2010年的1.36亿人。10年间,常住人口增加2000万人左右,而户籍人口增加了700多万人。   任远指出,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非户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长三角地区吸纳人口导入的强度从1995年以来总体不断增强。   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最近5年来向长三角地区迁移的人口主要来自河南、安徽、四川、江西;从长三角地区迁移外出的人口主要方向是北京、广东、山东和安徽。同时向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导入主要向上海迁移流动;在长三角地区内部迁入人口中,上海的省外人口迁入比重更高,而江苏和浙江的迁移流动人口中,省内人口迁移流动比重相对更高。   值得关注的是,“逃离北上广”并不存在。所谓“逃离北上广”,即指最近几年媒体报导,人口逃离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并认为是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在白领中兴起的思潮。然而,课题组进行充分定量研究后发现,这个现象并不存在。   任远表示,2009年以来,沿海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仍然是移民的中心城市,外来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增长速度还进一步加快,并没有逃离北上广现象。上海2000年的常住人口为1600万人左右,2010年为2302万人左右,增加近700万人,而户籍人口增加90万人。   任远说,长三角地区作为大陆突出的人口导入地区,人口迁移流动对城市群社会管理主要带来两方面挑战:一是迁入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移民输入性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和公共财政压力巨大;同时,人口迁移流动实际上进一步加剧长三角城市群中社会服务水准的差异化和不平等性。   对此任远认为,长三角地区的移民输入性城市要适应大量非户籍人口,逐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和有关社会福利体制改革,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4-11 07:59:09
是的啊,大城市的好处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1 08:02:20
光看统计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往往最后发现是一个笑话。其实早在2000年时,上海的人口就已经不下2000万了,到2004年末,上海总人口在2300万以上,长三角的情况也是如此。北京因为奥运会,2006-2008年北京人口几乎没有增长甚至减少,2009年迅速回升,官方统计也超越2000万。逃离北上广窗口时间是2010年以后因房价高涨而离开,2012年上半年,北京人口较前一年减少了8万;上海虽然无总人口减少的直接证据(本人没有深入研究),但人口流入的增速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广州人口在2006-2007达到顶峰,近年来劳动力总计减少在50万人以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1 08:13:46
感想:
1.缺少近3年的数据。
2.增加的户籍人口中,仅仅反映了人口的流动;逃离北上广的的人群是指所有人群,还是特定人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1 11:30:39
逃离北上广  主要指的是 大学生 群体 ,一毕业就业的问题,跟人口流动 的 “农转非”人群关系不大!不要混淆视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1 13:07:24
很值得探讨,二线城市的发展,主要劳动力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城市区域发展中,次核心的形成,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和低就业压力同样具备新的引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