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3953 2
2013-04-12
学习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2013年经济展望
当前经济形势与2013年经济展望的总体判断
经济下行已经触底转好,迹象明显。市场正在酝酿新的机会,前景广阔。 2013年经济走势谨慎乐观,总体乐观。
主要讲五个问题
当前国际经济的大环境中国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扩大内需将是经济的主旋律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有效路径对2013年经济的几点展望
一、当前国际经济的大环境
世界经济在艰难中走向复苏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但离“东山再起”为时不远。欧盟经济依旧步履蹒跚、困难重重日本经济长期萧条,寻找新的变局新兴经济体内部有所分化,但总体看好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进
美国经济的复苏
实体经济复苏迹象显著 “出口倍增计划”成效良好 2017年将成为世界第一石油生产大国高科技与企业创新造就美国经济实力仍有不确定因素失业率仍然高企 “财政悬崖”
欧盟经济仍处于严重困难之中
欧债危机并未出现根本性的逆转希腊退出欧元区仍存悬念更大的经济体是否会倒下?德国会不会被拖垮?英国会不会分道扬镳?欧盟会继续努力,世界也会伸出援手总体在好转,只是困难延续的时间会较长。
日本经济在困局中求变
历经了两个“失落的十年” 依旧低迷不振著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全面下降经济拖不起长期的“中日关系交恶” 经济不景气催生外交的强硬“突破” 日元货币战争:求变的可能之一?
新兴经济体表现不一,总体看好
“金砖国家”内部经济表现不一有望出现新的“金砖国家” 印度将呈现长期高速增长亚洲正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
二、我们仍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是硬道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十八大”报告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中国经济是否已触到“天花板”?
国内外有专家认为:保持30年以上的高增长很难中国有无法克服的增长瓶颈中国经济下行是长期趋势
过去50年连续20年保持平均8%以上增长率的国家和地区(共10个)
所谓主要的“天花板”
资源与能源的有限性投资空间趋小出口已难以扩大,“三驾马车”中一马已跛足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临近“刘易斯拐点”
如何认识这些“天花板”?
资源与能源的确是一个瓶颈,但并非致命制约。未来20年中国还有大量的投资机会贸易摩擦是常态,只要经济全球化不会萎缩,出口贸易持续扩大是趋势。 “刘易斯拐点”效应是一个长期过程
三、扩大内需将是未来几年主旋律
“十八大”报告指出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一)扩大内需是当务之急
世界多数国家都有内需与外需,但我国依赖外需过大。造成这个局面主要是内需不足。内需不足主要是消费内需不足我国消费占GDP的比例只有35%左右,而发达国家都在三分之二以上。
(二)消费内需不足的因素十分复杂
居民收入偏低贫富差距过大,基尼系数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ZF消费过大市场体系不全,发育程度不高供给缺乏创新
(三)“四化联动”促进内需扩大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四化联动”的重大意义
中国是一个大国,发展经济需要考虑全局不可能靠一种战略解决全部发展问题 “四化联动”既考虑国情,又抓住实体经济重点,贵在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还有很长路要走信息化可以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节约资源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契机农业现代化关乎国家长远
(四)以深化改革来推动扩大内需
“十八大”报告论述经济工作首先谈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ZF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ZF作用。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十八大”报告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有效路径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一)城镇化与城市化的概念
国外一般用城市化(urbanization)率来反映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由于发达国家的大部分城市人口较少,其建制类似于我国的市镇,如美国绝大多数的城市隶属于县,从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总体特征看,中国城镇化与国外的城市化在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上是相同或相近的。
(二)城镇化是消费、投资双源性内需  
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当前国内外经济的特点,继续扩大一定规模的投资内需仍是今后一段时间不可缺少的发展路径。  中国当前尤其要增加消费、投资双源性内需  加快中国的城镇化步伐,推进新的一轮城镇化进程,既能扩大消费内需,也能创造投资型内需,是一种典型的消费、投资双源性内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4-12 13:23:13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2 13:26:16
怎么没有第五?不是五个方面的问题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