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和货币贬值趋势对中国公民来说基本上算是如临大敌一般,每天看着手里的100元可以换取的东西越来越少。这个趋势影响的不光是中产、白领小资,即使是富人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
一、经济形势
首先的首先,我就简单分析一下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国家目前的经济政策导向...(将采用我喜欢的符号->)
由于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石油暴跌,外贸混乱,中东和俄罗斯失去光环,欧元区千疮百孔,美国高耸的失业率。于是乎美联储同志发了1万亿美金给财政输血;2009年末中国四万亿基建,GDP保了8,成为世界经济的明星,全世界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后来美联储同志又发了6000万亿美金继续给财政输血,全世界又骂美国不负责任。
->这些问题发生的结果是:人民币因外界要求,对外要升值,压力上看汇率要到6左右;而对内由于四万亿等经济促进计划导致的货币超发,使得人民币对内贬值,物价上升压力增大。
->>于是一堆热钱(粗略几千亿美金规模)堆在香港门口,索罗斯已经在香港的国金中心搞了一层办公点,他是一个很纯粹的经济人,人都来了,肯定是要干仗的;由于升值预期,大多数人的人民币在国内也不太愿意向海外流动,而对内贬值又造成了持有货币存款意愿的下降,货币需要投向。
->>>国内产业发展方面国家先是大规模搞了基建,高铁,高速,住房,电网,港口,导致央企国企进一步又大了一圈;其次发了六大产业的产能过剩,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使得民间经济受到打压,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小老板赚的暴利钱不能有很好的再投入;山西煤炭整合,这个整合是意料之中的,只是很不巧效果发生在这个复杂的时间,大煤炭企业,尤其国企,大量收矿,小煤老板们被挤出去,很多钱回流银行;再次进行了房地产的大规模打压,地方**出了限购政策,这种昏招除只对以贷买房的纯粹炒房客和重仓房产的人有影响外,只会对房价推涨,持有房产的人面对的现实就是房产确实不容易出手了,但是一旦出了手,也不能再多买一套了,国家可只让再买一套,抛房意愿下降,但是多重政策毕竟对市场有打压,最主要就是土地市场趋冷,开发意愿下降,对1年后的影响是市场供给缩小,大量资金再进入的门槛也提高了;还有证监会破天荒的开了一个新A股,它叫创业板,CHINA创业板大家都懂,它不是什么NASDAQ那种,它是纯粹的新A板,上面都是创业了10几年的企业,甚至已经具有了行业领先性的企业,只是上老A确实困难,于是开了这么个板,超募超发,高市盈率大家都懂,多募集的钱补充流动资金,购买新的厂房,新的办公楼宇,大家也懂,钱是不可能受到什么大监管的。
->>>总结下来,就是国内钱多,投向少,而且这批钱是在有一定商业阅历、一定勇气和胆量的人手里。剩下的可投领域屈指可数,于是中国广阔的原材料和农产品市场成了资金的去向,这个市场的问题在于,价格被长期低估,或长期过于稳定,资金从小的生意炒起,大蒜,绿豆,一旦资金学会了炒作,就到处复制,不要说供给大泡沫破裂,消费者只有摆脱超市,摆脱仓储,摆脱物流,摆脱二道贩子,亲自去农民那买才有降低价格可能,这么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提价和炒作的空间太大了,尤其产业链之间网状分布,鸡的成本受鸡粮、烧煤取暖、汽油运输等的综合影响,成本上升因素是多重的,吃到嘴里已经涨得异常离谱,还有今年百年不遇的天气。
->>外贸不景气,国内产业压缩,生意难做,资源供给垄断,资金涌出,控制流通,控制仓储,通货膨胀在所难免。
->其后周小川发文,两个含义,一是汇率中医疗法,二是总量对冲应对热钱流入。
->>汇率中医疗法的意思,就是央行将用中医的理念控制汇率走势,简单说是通过一系列经济和行政手段,让汇率慢慢地,慢慢地上浮,给低盈利能力外贸企业一定空间进行转型,同时又满足了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需求。
->>总量对冲就是开一个水池,让热钱进入水池,等热钱想走的时候,让他们从水池流出去就行。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只有股市是最好的水池,其他领域如基建、地产、煤炭、过剩工业等,民资都难进,何况外资。而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进入门槛提高。给外资的空间就是股市,或者参与央企的垄断收益,或者其他非以上产业的VC与PE。
->>懂的人都知道,两种效果综合在一起的结果必然是......总量对冲就是国内的被动发钞,假设进来5000亿美金,就是央行要兑换34000亿左右人民币,5000亿想走的时候,就是外汇储备兑换。如果5000亿美金赚了钱,那么价值减损的部分是外汇储备,而34000亿人民币可能就留存在中国的市场里了,当然还有贸易顺差的被动发行货币。不管是在银行以电子货币方式消化,还是进入股市成为垫高股市的底盘,当然最好的是这些货币流进社保基金,国家就没有大损失了。而这34000亿货币多发,也就可以让汇率不至于升值太高。两全其美。
->于是目前的形势就是这样,国内游资四处流窜,流入拆迁市场都是很可能的,何况被低估的优质资产。国内短期通货膨胀已成定局,国内实体经济进入资产为王,存货为王的时代;为了给外资打造水池,股市就成了这个水池,一要扩容——于是生成创业板放大了容量,二要震荡剧烈——于是生成了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通货膨胀也会使得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更加喜人;下一个国家产业政策应该是农产品限制价格或补贴,怎么操作再看;货币还要发,所以通胀还得持续;国家要配合资金的流向,给超发货币一个口实,所以下一步会推动发展所谓两高六新,标榜经济转型,鼓励文化产业,促进技术研发投入。
二、投资策略
在如此经济形势下,投资策略将变得非常重要,所以基于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投资股市
->>股市既然是外资流入的水池,指数上涨成了必然,同时股市将形成剧烈的起伏甚至可能创新高。做实业的人的钱不能再投实业,房市也流不了多少,只能进股市,所以股市甚至成了一个锁住短期货币的保存箱。07年牛市前后的贫富差距拉大现象也难以避免。排名第一名。
->投资贵金属,收藏品,宝石。
->>通货膨胀下最实惠的是黄金、白银、古玩、艺术品、玉石、翡翠,它们的涨幅甚至可以超越其他品种。排名第二名。
->投资房产
->>房地产虽然有一定泡沫,但如同过剩的钢筋水泥一样,只有过剩,库存无法消化,价格才能稳定,然而长期来看,房地产供给根本无法过剩,所以房地产价值将继续稳步上扬。排名第三名。
->投资固定收益品种
->>投资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将略次于以上三种,因为只是跟通胀在做反向对冲。排名第四名。
->囤积居奇
->>部分商品将具有一定的保值功能,如建材等,对资金需求量较大。
->存放银行
->>存放银行将承受负利率贬值,无可奈何。排名最末。
->特殊品种
->>例如期货等,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投资。不具可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