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lionn 发表于 2013-4-22 21:30 
如果进行了很好的匹配,相当于你研究的 outcome 变量的影响因素中,只有 Treat 为 1 还是为 0 差异,两个组 ...
了解了,谢谢老师!老师讲的很清楚了。
不过觉得真的很不好意思,还是有问题要麻烦老师。
因为我想要考察匹配效果,想要用老师提到的下面的方法:
“比较ROC曲线 面积接近于0.8表明达到了不错的匹配,参见Yang(2007,p.7) ”这种方法。
但是我发现,这种方法只适合“最近邻匹配”,因为只有“最近邻匹配”_weight的结果有缺漏。
PSM+DID,目前只能用“核匹配”,而“核匹配”只要on support,那么weight都不为缺漏,所以“核匹配”完成以后,我绘制的下面两幅图是完全一致的,就无法用来判断匹配效果了
。
那么除了用密度函数图、ROC曲线以外,还有其他方法来判断“核匹配”的优劣吗?
附:讲义中绘图的主要差异处:
*-1-模型拟合效果:AUC 越大越好
roctab jili _pscore if
_support==1,
... ...
caption("ROC 曲线下的面积:
AUC = 0.844")
*-2-共同支撑假设检验:AUC 越接近于0.5越好
roctab jili _pscore if
_weight!=.,
... ...
caption("ROC 曲线下的面积: AUC = 0.536")
另外,ROC曲线下的面积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
Note:我只知道筛选变量时,老师曾经用过这个指标。但匹配后又怎么用呢?
logit jili size lev prof tobin gpay hhi5 $xv
cap drop pr
qui predict pr if e(sample)
roctab jili pr
estadd scalar auc = r(area)
est store 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