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4019 1
2007-09-14
记者周雪松北京报道“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物价会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水平,从今年开始货币政策将扮演重要角色,人民币升值不利己也不利人。”9月12日下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在京出席第十届京台科技论坛之资本论坛时,就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剖析。林毅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预计,“十七大”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将继续采取稳健的调控政策。“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跟各位谈一谈当前宏观经济的几个趋势。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健全的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反映。中国宏观经济的状况,也会反过来影响一个国家,当然包括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当天,林毅夫就“大中华区私募基金与并购的合作发展”这一论坛主题发表了见解。不过,相对于前者,林教授似乎更愿意就热点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P>  林毅夫重点谈到了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中国宏观经济趋势。一是物价上涨比较快。林毅夫说,1997年以后,中国物价水平一直非常低,大家一直习惯比较低的物价,但是今年上半年,突然间物价指数(含消费物价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指数)出乎大家意料的高,而且在加速。民生消费品猪肉价格的上涨就是一个例子。二是投资增长出现反弹。从2003年以来,ZF下大力气利用各种手段试图解决投资增长过速而相对消费不足的问题。将近三年努力,消费虽快速增长但相对投资增长却未见放缓。三是外贸盈余日渐扩大。外贸盈余的扩大,增加了人民币的供给,造成了外汇储备过高.</P>
<P>  林毅夫认为,造成中国上述三大热点问题的根源是我国走出了此前的通货紧缩,告别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时代,其背后又跟投资增长有着非常关系。“我们2003年开始走出通货紧缩,投资突然间增长非常快,投资本身是需求,投资增长快需求增长也快,这就导致了物价的上涨。我可以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只要投资增长还是比较快,那么中国的物价应该是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林毅夫说,中国“进入了物价比较高的时代了”。</P>
<P>  对于投资增长较快,林毅夫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刚刚迈进中等收入行列的国家,产业升级的空间非常大。另外,城市化带动的住房需求、子女教育、向四大国有银行高度集中的中国金融结构导致的大银行支持大项目、利率及外资的大举进入等等,都是推动投资较快增长的因素。“大银行在目前这种格局之下,对利率是压低的。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今天,利率水平是7%左右,我所看到跟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贷款利率应该在10%以上。”林说。</P>
<P>  林毅夫说,“至于外贸盈余为什么这么大?我想有内因和外因。内因就是中国产能过剩,国内市场消化不了,当然会出口。我们2002年的时候钢铁生产能力是1.91万亿吨,那时候大量的钢材还要过剩。现在我们是4万亿吨。外因就是美国这几年的双赤字。”</P>
<P>  “我个人的判断,从今年开始,货币政策会有大的变化,会成为一个关键的调整工具。”林毅夫说,货币政策的使用当中,除了利率,值得关注的还有存款准备金上调的问题。他强调,在目前状况下,从我国产业政策调整来看,这些政策还是有必要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4 10:21:3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14 10:07:00

经济学家说话了,他们到底代表谁的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