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5639 24
2004-10-19

想请教各位高手:

要使国企的经理人的目标函数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一致,难道就非得让他持有股份吗? 难道薪酬激励就达不到目的吗?那只能说明给的钱还不够。我记得郎咸平对这个问题大国一个比方,我很赞同。他说这就好比你家雇了个保姆,她打扫房子很干净,家务做得好,那这房子就给她了。这不是很荒谬马?但国企不争如此吗?干的好久奖励股份,最后经理人成了大股东。干的好可以奖钱奖房奖车奖美女,但凭啥奖股份?要知道国有的是人民的呀,是咱们的呀!凭什么就给了他个人?

谁给我讲一讲?为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0-19 19:23:00

题目听上去挺吓人的,学术问题,像我,差得远哩。谈谈胡想吧。保姆与企业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保姆,你、我,一般人都可以做的吧,他的工作是常规性的,对产生未来收入流不重要,雇保姆的收入及家庭收入还得要靠自己挣的吧。企业家,就不同啦,企业能不能生存、能不能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靠他,所以提出剩余收入权与剩余控制权相匹配的问题,一个企业,没有好的企业家,是做不大蛋糕的嘛。所以说企业所有权给谁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按照张维迎的看法,谁更难监督、作用更大,就得把所有权给他,因为他最能把蛋糕做大,蛋糕做大了分配的问题就好解决了。全民,呵呵,请问我们市的国有银行(国有企业、全民企业),有利润你能分得吗?他们贷款,存钱你晓得吗?事实上,没有全民所有这回事的嘛,就如周其仁在《公有制企业性质》里所指出的,公共走道,名义上是大家的,但是最后还是会用种种规则挪为个人用的(比如武力)。现实中没有全民所有这回事的,没有公共产权这回事的。问题主要是哪种产权更有效率,或者说成本更低,这才是他们这次争论的要点。

你的提问方式我很喜欢,把问题的重点放大,很尖锐,看得出这是你思考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19 19:54:00

楼上说的很精辟,其实正是由于对企业家的绩效难以计量,而企业家的贡献又对企业利润至关重要,才需要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分配给企业家,采用股票期权等形式激励企业家以企业利润为目标,这对于一般的大规模生产的工业企业都是适用的。

对于科技型企业,技术型人力资本的贡献难以计量且对企业利润至关重要,应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分配给技术型人力资本,也许这种类型的企业可适用集体所有,是某种形式的公有制的雏形也有可能,但当然目前这种形式的企业不可能占主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0 08:49:00
简单的说,企业家的行为是可观察而不可证实,所以只能通过市场本身来显示。固定工资和简单的奖金激励有效的前提是被奖励人的贡献即可观察又可证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0 10:03:00
我补充一点,仅仅因为企业家才能的特殊性,不是企业家拥有股权的充分条件。因为在西方上市公司,很多经理人根本没有股份,比如韦尔奇,比如充满传奇色彩的亚克卡。我们不要忽略另一个条件,那就是所有制。如果股东是私人,他们就有足够的能力和动力去监督、激励经理人,但是国有制就难做到了。两个条件加在一起,才构成经理人持股的充分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8 12:07:00
现在重读NIE的发言,才发现自己实际上忽视了监督成本的因素,深有启发。
最近在读巴泽尔的《产权的经济分析》,将产权分配给对产出的变动性具有最大影响的一方才是有效率的,若对其监督成本较高时更是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