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管理的特点:
1. 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项目管理一般由多个部分组成,工作跨越多个组织,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项目工作通常没有或很少有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执行中有许多未知因素,每个因素又常常带有不确定性;还需要将具有不同经历、来自不同组织的人员有机地组织在一个临时性的组织内,在技术性能、成本、进度等较为严格的约束条件下实现项目目标等等。这些因素都决定了项目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而且复杂性与一般的生产管理有很大不同。
2. 项目管理具有创造性。由于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因而既要承担风险又必须发挥创造性。这也是与一般重复性管理的主要区别。项目的创造性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支持,而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继承积累性,体现在人类可以沿用前人的经验,继承前人的知识、经验和成果。在此基础上向前发展;二是综合性,即要解决复杂的项目,往往必须依靠和综合多种学科的成果,将多种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科学技术的飞跃或更快的发展。因此,在项目管理的前期构思中,要十分重视科学技术情报工作和信息的组织管理,这是产生新构思和解决问题的首要途径。
3. 项目有其寿命周期。项目管理的本质是计划和控制一次性的工作,在规定期限内达到预定目标。一旦目标满足,项目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而解体。因此项目具有一种可预知的寿命周期。
二、项目管理与传统管理相比,项目管理的差别、不同或是优势
传统管理模式的主要优点:1由于这种模式长期、广泛地在世界各地采用,因而管理方法比较成熟,各方对有关程序都很熟悉;
2业主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人员,对设计要求可控制;
3可自由选择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监理;
4可采用各方均熟悉的标准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和风险管理;
5由于在招投标之前,设计图纸已经完成,业主对项目的费用已心中有数。因此,通过招投标方式来竞争价格对业主极为有利。
传统管理模式的主要缺点:
1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工作效率低;
2业主管理费较高,前期投入较大;
3由于承包商无法参与设计阶段的工作,设计的“可施工性”较差,当出现重大的工程变更时,往往会降低施工的效率,使项目进度拖延;
4设计单位和承包商之间的争端,其结果往往会使业主的利益受到损害;
5索赔和变更的费用较高。
项目管理模式的主要优点:
1通过借助专业化项目管理公司的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业主不必成立专门的机构;
2由于设计施工等环节的合理衔接,可以缩短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竣工的周期,整体工程可以提前投产,节约投资,减少投资风险,可以比较早地取得收益;
3由于设计时可以听取项目管理公司的建议,预先考虑施工因素,并在设计中运用价值工程以节省投资;
4设计完一部分就招标一部分,并及时施工,因而设计变更较少;
5减少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的对立,改善了交流渠道,提高了工作效率。
项目管理模式的主要缺点:
1采用项目管理方式有时会出现建设单位与项目管理公司的意见不一致,项目管理公司会坚持按合同办事,同意变更时会要求按程序办,不如建设单位自管方便。
2项目管理方式需要支付项目管理费,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完全包办建设单位的事情,特别是办理手续或与ZF部门联系时往往需要建设单位出面解决,建设单位会产生我已聘请项目管理公司,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事需要建设单位解决。
区别:
传统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工程项目的实施只能按照顺序逐步进行,亦即只有一个阶段工作结束后,下一阶段的工作才能开始。因此,在传统模式中,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清晰明了。
在项目管理模式中,业主与各个承包商、设计单位、设备供应商签订合同,彼此之间是合同关系,业主与项目管理公司是合同关系,而业主委托的项目管理公司与各个施工、设计、设备供应单位之间则是业务上的管理和协调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