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结果出来已经有一个月了,从北京回家后一直忙着一些琐事,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心情写点经验性的东西了。曾经在论坛上说过如果考上一定来发帖,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我是二战的,跨考。
一战经院,政治66,英语72,数学129,专业课100,总分367。
二战汇丰,政治69,英语73,数学131,专业课114,总分387。
客观评价一下自己的分数,总分提高的不算太高,不过细看每科都有微小的进步,证明自己将近半年的努力还是有效果的。客观的讲这个分数在众考研战友里面不算突出的,不过今年北大的经管线是380,汇丰划线的时候确实是按照这个分数划的,不过光华,ccer以及经院基本都要高很多。
一. 跨考选择
到了大三下学期才有跨考的想法的,现在想来已经记不清楚到底因为什么才生出考金融的想法的,可能是从小对金融大鳄的崇拜吧,看完电影《华尔街》之后埋藏在内心的火种也终于点燃了。有了想法就是确定学校了,因为我本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国内还算知名的工科大学,眼光比较高,当时对自己也有些盲目自信的成分,就决定考人大金融,到了后来觉得人大不如北大好,而且在网上看到我们学校的一位师姐的跨考经院的经验贴,脑袋发热就直接选了北大经院,现在想来当时还是太冲动了,信息搜集的不够全面,当然这也是跨专业考研的挑战之一。一战未果之后非常沮丧,毕竟自己连复试的机会都没有,调剂又不甘心,当时痛苦和纠结,又忙忙叨叨的去参加各种招聘会,最终也没签,当时其实有些想签的,后来父母劝我再考一年,总之各种鼓励(哎,现在考上了,也算是对二老有个交代了),我最终决定再战一年,因为是第二年,各方面的经验还是有了,目标改成了北大汇丰(客观的说汇丰的分数线比经院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汇丰不好,北京的很多学校无论高考还是考研分数都高的离谱,因为是帝都),现在的看来汇丰的模式比经院可能更加适合我(不是说经院不好哈~)。
我为什么要写上面这段话呢,我就是想强调选择的重要性。第一,考研和跨考,学弟学妹们在作出决定前必须想明白几个问题:为什么不工作而去考研,为什么跨专业而不考本专业。第二,客观的定位自己,不要盲目地选一个最好的学校最好的专业,考好几年都考不上,青春是有宝贵而有限的。举个例子:我如果决定考光华,这个定位就基本上是不客观的。
二. 初试
首先说说报考考研辅导班的问题,说下我个人的经验,我第一年报了英语政治和数学,只有英语阅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后面会说),政治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数学直接就没去。。。第二年直接没报。如果真的需要辅导的话,那么我推荐购买网络课程,效果会好很多。然后说下准备时间,第一年我是从八月份才开始准备的,中间又经历了一些情感风波,专业课的书又看错了,总之一塌糊涂,在这里提醒学弟学妹们一句,考研就不能谈恋爱(当然关系已经稳定了的除外哈),非常分散精力,多了不说,大家都懂。第二年也是从八月份准备的,毕竟有了一年的经验,不过专业课的书还是从头开始看的,因为经院跟汇丰的专业课所考教材不同。专业课的复习几乎贯穿了这五个月的始终,不过遗憾的是我一直在看曼昆的教材,到了十二月中旬才知道要看多恩布什的,在这要感谢潘哥,没你的提醒我很可能就不会看了。。数学是从九月份开始的,英语貌似是十月份开始的,政治十一月份,大概就是这样。最后每科单独说一下吧:
政治
很多人都推荐红宝书(政治大纲),我这里是不太推荐的,红宝书里面内容是在太多,而且没有条理,更没有突出重点,看完一遍基本脑袋都炸了。我用的是任汝芬序列一,序列三(记不太清了,总之就是时事政治的那本),风中劲草的背诵宝典,肖秀荣的历年真题,任四套和肖四套(今年肖四套压中原题了,注意是材料和题目都压中了,碉堡了,不过个人觉得明年基本就不太可能了),还有二十天二十题。
个人认为政治这东西,不是死记硬背的,纵观这些年来的考研真题,尤其是今年的,选择题出题越来越灵活,有些东西不背反而比背要好。大题呢,就是答得尽量多,但要特别注意一点,一定要条理清晰,写了一大篇文字,就一段话,连个1234都没有,谁都不愿意细看。还有就是几月份开始准备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政治尽量不要提前准备,十月中旬或者十一月份开始准备就来得及,复习全书和风中劲草至少翻三遍,注意不是背三遍,是用心的读三遍。如果要背的话,只需要熟背二十天二十题就可以了。第一次考研的学弟学妹对政治最担心的问题就是考试的时候大题写不出来东西怎么办,用不用准备考研的时候练习一下,我的回答是不用,因为考试的时候精神是高度紧张和集中的,不可能写不出东西,这个不必担心。最后一点,政治的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是你是否能取得高分的关键中的关键,选择总共占50分,多选占34分,所以做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英语
我的准备资料基本就是历年真题和新东方考研词汇,真题推荐张剑的黄皮书,那一系列黄皮书讲的非常好,所有单词的讲解都是从剑桥的那本词典上摘录下来的(自己去查那本词典实在是太费时间)。
英语的关键是阅读,记得听宫东风老师的阅读课的时候,他强调说考研英语不需要做任何其他的模拟题,只需要透彻研究历年的真题,我的实践证明他老人家是正确的,当然我也受益匪浅,少走了很多弯路。这里学弟学妹们要注意这句话:透彻研究。透彻到什么程度呢?真题中每一篇文章中的每一个复杂句型都要翻译,每一个陌生的单词都要掌握(可以把每个阅读中的陌生单词总结出来,写到本子上,这种总结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一定要自己去总结)。
然后就是作文了,作文的话基础不同就要不同对待吧,如果基础可以的话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就可以了,首先就是熟读甚至背诵历年的真题范文,其实你看的多了背的多了就融会贯通了,然后就是尝试着默写出来,一定自己要动手写!!!
最后想说一下翻译,我的翻译都是放到最后去做的,因为翻译的得分率太低,想得高分太难了,所以这里也建议大家翻译最后做。
总之这两科的关键我看来就是熟能生巧吧!
数学
说起数学真是惭愧,考了两年了还是这些分数,那些140以上的大神勿喷哈~
我几乎用的都是李永乐系列的书,包括复习全书,660题,历年真题,最后冲刺,大概就这些,还有就是本科时的数学教材。我复习的时候开始觉得应该把教材看一遍,看了大概十几天发现教材内容有些多,而且我本来本科期间就没怎么好好看过(惭愧),所以直接上全书了,全书看的比较细致,总共看了两遍,然后开始做660题,做完660后又大概翻了一下全书上的知识点和公式,就开始上真题了(留了最新的一套题考前做),最后就是最后冲刺(比较难)。
说实话考前我对数学还是比较有把握的,比第一年的情况好很多,不过考试的时候就出问题了,今年的选择填空有几个题做起来很不顺手,不顺手就开始紧张起来了,做到第一道大题(极限的,一般比较简单),居然没做出来。。。当时还是非常慌乱的,都要放弃了,后来总算镇定下来,跳过去做后面的题,做到后来还可以,因为今年后面的大题做起来还比较顺手(压力还是有的,毕竟前面空的题太多),回过头来又把那道极限题做出来了。在这里说一句,考前准备的再好,到了考场还是要打折扣的,因为考场毕竟紧张,而且近几年出题比较阴险,总是一上来选择填空就把你难住,这个时候估计很多人心理防线已经崩溃了,所以考前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数三整体的难度不会太大,关键时刻一定要要hold住。
专业课
准备汇丰的专业课,微观用范里安的现代观点和平新乔的十八讲,宏观用曼昆的宏观,多恩布什的宏观以及萨克斯的全球视角,这些教材的课后习题解答我基本上都是用的圣才教育出的书。注意这些教材的顺序是由易到难的,不过一定都要看一下,在五个月左右的时间看透这些教材是要花很多精力的,所以建议尽量提早开始看。
汇丰专业课还是很难的,本科没有经管背景的建议从曼昆和范里安的书看起,而且看透,因为直接上手多恩布什的宏观是比较困难的(个人感觉),平新乔的十八讲的话不用看其中公式的推导过程,直接记公式然后搞懂例题和课后习题就可以了,萨克斯的全球视角比较难,考的也比较少,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挑一些重要的章节看下。
至于真题,个人认为近几年的才有参考价值,人大经济论坛或者百度文库上一般都有回忆版(今年的真题我本来是回忆了一部分出来的,可惜现在不知道还能否找到。。),主要还是看透上面说的那几本教材,因为对比真题就会发现,每年真题风格变动非常大,但基本都是围绕这五本教材来的,所以教材才是硬道理。
三. 复试
我复试发挥的很烂,在论坛上发过一篇复试的帖子,链接:https://bbs.pinggu.org/thread-2272539-1-1.html
今年经双刷的人比较少,我的初试排名虽然不算靠前,但最终还是比较幸运的录取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上面的链接,这里就不多说了。
四. 结尾
我回头一看,居然罗嗦了这么多,而且算是流水账式的陈述。发帖子的主要目的首先当然是分享经验,还有就是表达自己对考研的一些看法,看过这篇文章我并不希望学弟学妹们觉得考研多么好或者决定也要考汇丰,还是那句话,给自己一个定位,想明白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如果决定要考研,就要一心一意的准备,尽己之所能毕其功于一役,切不可想着今年考不上就再来一年,二战是很痛苦的,我算是过来人,试想一下,看着你的同学工作的工作,读研的读研,出国的出国,而你还在用着家里的钱准备考研,这个滋味很不好受,如果第二年还是没考上(无论什么原因),那么这一年就又浪费了,那个时候你将何去何从呢?青春实在是太有限了,没那么多用来踌躇不前或者浪费挥霍。
最后就是感谢了,最主要的还是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没有你们给我的支持和鼓励,我真的很难鼓起勇气再来一年;还有跟我一起二战的铁哥们方大侠,没有你一起奋斗我几乎不可能度过那段寂寞乏味的日子(你小子在深圳咋样啊,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我这帖子,哈哈);还有群哥,在北京准备复试给我提供住宿,一分钱都木有让我花,还几乎每天晚上请我到饭店吃饭,心里真的很温暖,至今依然记得你那群大学同学灿烂的笑容;还有陶,侯,Andy陈学长等等,当我有疑问时你们总是无保留的提供解答和帮助;最后给你,珍珍,对你的想念一直是我最大的精神动力。
总之,考研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却是人生交叉路口的一个重要选择;汇丰,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谨以此文与所有在大雪中迷茫过或正在迷茫中的朋友们共勉!
我的qq:775834024,欢迎学弟学妹们加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