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日大盘遭遇暴跌,但近期监管层有形之手频频干预,还是令人感到风向有些诡异。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市场出现的一些变化:
其一,媒体报道公安部、证监会介入债市“打黑”,债市核查风暴全面升级。
其二,新华社旗下媒体披露,外管局将最快于本月底启动RQFII新2000亿额度。
其三,易纲放话认为“中国开放资本账户条件成熟”。
其四,官方媒体《上海证券报》披露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推动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基准指数的工作。
这四个消息彼此并非孤立,而是存在很强的逻辑联系,而它们在一周之内集中放出,更凸显了事情的诡异。
首先,债市成为继楼市、理财之后新一轮被严打的对象,这是第一环;其次,外部引活水,大放QFII和推动A股进MSCI指数,这是第二环。
这两大连环招,直接将资金从其它市场赶往股市,一场由人为导演的流动性再配置所主导的股市反弹行情正在浮出水面。
此前,新华网曾披露,IPO将于5月开闸。4月12日,证监会召开例会,对此事作出回应称近期未就相关事项具体时间点接受任何媒体采访。事后,很多媒体将此报道为证监会否认IPO开闸。但从证监会这段回应来看,只否认了与媒体的接触,而未否认IPO事情本身,澄而未清使得5月IPO开闸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但是,IPO不是你想开,想开就能开。“两会”之后,上证指数掉头向下,连破2400、2300、2200,2000点生命线失守在望。再不有所动作,别说被那帮权贵资本诘难,就连亿万股民的枪头也会随时调转过来,届时肖钢只会夹在中间左右不是人。
然而环顾当前形势,内外都很脆弱。一季度经济数据不理想,标普、惠誉又在这时落井下石,相继下调中国评级,指望基本面将股市推上去基本无望。在政策上,克强总理又铁了心的不搞刺激要玩“升级版”,一时远水也救不了近火。
值得注意的是,易纲放话“中国开放资本账户条件成熟”,是在华盛顿举行的IMF会议上说的。而上证报披露中国推动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基准指数,则是选在G20峰会的时间。选择这些正式的国际场合发表如此重磅言论,不等同赤裸裸地招徕资金吗?在G20之前,美国就曾公开施压将敦促人民币不要贬值,照以往经验,中国都是针尖对麦芒,但这次非但毫无还手,甚至还敞开资金大门,实在诡异至极。
所以,如果我们所料无误,那么,为IPO造势的新闻将很快铺天盖地的袭来。而短期股市可能被人为扶上去,为放行ipo铺路,各方利益均实现短期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