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970 0
2013-04-27

            中国须强化融资监管


   中国首季GDP增长出乎意料地放缓,而通胀水平又较低,似乎出现了转向货币政策扩张来支持增长的需要及条件,但另一方面却又出现了对信贷增长过快的担心。看来中国宏调又正面临一个新的两难局面,实况为何值得探究。


货币政策须防偏宽

今年中国为广义货币(M2)增长定下了13%的目标,和新增信贷8万多亿元的额度。M2目标反映了中性货币政策的取向,大致符合当前的宏观经济情况,故基本上是恰当的政策操作指引。如果日后GDP增长及通胀率明显放慢,则13%的目标还会偏于宽松,从而自动提供了以货币政策支持增长的空间,故不必再着意推行放宽政策。避免在维持增长水平上重犯过去急于求成的弊病。因此至少在短期内,绝不宜轻率地转向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此同时,各种迹象确又显示当局必须防范出现流动性过剩的情况,货币过宽而非过紧乃更值得注意监控的风险。这从货币供给数据便可得见:过去两个月M2增长均逾15%,超过了目标水平甚多,很易会做成资金过剩,何况首季新增贷款亦近3万亿元,3月份便达到1﹒06万亿元,数额不少。年初时为落实全年计划,银行放贷量必较多,故首季稍有超标本非不正常,但今后必须严加控制以保证全年新增贷款不超标,而M2增幅亦要压回13%之内。总之,货币调控目标必须严肃对待严格执行,以免金融风险累积,为日后经济留下隐患。


资金重新流入中国

   调控还须注意一些新形势新发展的出现。首先是跨境资金流动的趋势。去年大部分时间是净流出,到11月开始转为净流入,且势头日甚。代客结售汇顺差和海外收付款顺收,在去年末两月均分别为364亿及188亿美元,到今年首季已分别上升至565亿及349亿美元,增幅显着。首季外汇储备大升1284亿美元至3﹒44万亿,乃近年来少有的快速增长。这样自然增加了货币流动性,必须采取冲销操作控制,若此趋势持续将需要再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资金转回流入诱因甚多,一是中国增长回升和利息较高,二是各国竞相量宽导致资金泛滥,三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另一个趋势是近年在社会融资总额中,非银行信贷的融资渠道扩容更快、比重日升;如今年首季社会融资量便大升58%至6﹒2万亿元,远高于银行新增信贷升幅。3月融资总额达2﹒54万亿元,其中银行信贷不及一半。这不单有融资总量上升过猛的问题,还有其他渠道的风险不明、未及监控,和对宏调政策敏感度低等不利因素,令中国的金融体系风险更高。

                                                              凌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