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01 2
2007-09-20
王石川:比生活常识更重要的是权利常识

作者:王石川 来源:国际在线


新学期伊始,浙江高二的学生多了一门新课程——通用技术课,这门教学内容包括修马桶、做凳子、换灯泡等日常生活常用技术的新课,是省会考科目,任何学生都不得免考。按照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通用技术课”教研员管光海的解释,通用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生活教育,“灯坏了会换,轮胎破了能修。”(9月17日《中国青年报 》)

我们有一千个理由足够相信,当前的一些小皇帝、小公主们,太缺乏生活常识了。他们似乎五谷不分,四体不勤,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懵然无知。因此,浙江将通用技术课纳入会考科目,这是一次富有针对性的华丽转身,意义不容低估。

诚然,通用技术就是生活教育,“灯坏了会换,轮胎破了能修”,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如果连这些常识都付之阙如,不能不让人忧心如焚,悲从中来。

不过,即便知道了“灯坏了会换,轮胎破了能修”,我们的学生即便成为了技术高手,充其量也只是谙熟生活常识而已。除了生活,还有权利,除了生活常识还有权利常识。

比如,学生需要接受公民教育,学生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学生需要知道权力服务权力的理念。学生要学会质疑,而不是逆来顺受;学生要懂得独立思考,而不是俯首帖耳。

何谓常识?常识就是不经证明而常常引用的知识。学者葛兆光说:“常识就是不必说出来的东西,不必说出来的东西,就是大家可以不必怀疑”。遗憾的是,有些时候,我们偏偏违背常理,偏偏拒绝常识,偏偏把常识当作谬误,把谬误当作常识。

比如,科学家钱学森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该论一出,人皆服膺,举世哗然。平心而论,钱老所说的这段话是常识,为何是常识的话却引得舆论强烈关注呢?恰恰是因为我们的一些大学并没有按照常识办学,即没有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再比如,扫帚不到,灰尘不到,每个人都应该勇敢追求权利,学会依法维权,这是权利生态中最基本的常识。但是,许多人却没有这个意识。李敖之女李文,酷爱较真。信用卡不能刷,她宁愿花上几百块电话费也要了解真相;被狼狗骚扰,她要投诉;邻居的公鸡打鸣,她严词抗议;业主在小区里内衣外晾、在草坪上种菜等行为,她予以交涉……然而这种具有权利意识的较真却被骂作败类,却被讥为无事生非。

难怪李文感慨:“编织人们共同价值观念的经纬,建设一个让国民享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社会,不知道要比造大马路、大立交桥、大广场艰难多少倍。”

此外,我们还缺乏另一种权利常识。比如,要有公德意识,不在公共场合吸烟,不能乱吐痰;要有规则意识,不乱穿马路,不插队。对这些最基本的常识,很多人偏偏不具备,仿佛需要重新启蒙。

比民众更缺乏常识的是一些公权力部门。比如,尊重民意,善待民意,恪守权力边界,不公权私用等等,这些都是握有劝柄者必须尊重和实践的常识,然而一些官员偏偏与这些常识背道而驰。

一位资深报人曾诚恳地说:“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常识,都要记得自己的祖母、祖父、父亲、母亲说过的话。按照这些最本质的东西看世界、去做人做事,我认为这个是首先要做到的。”诚哉斯言!常识就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常识就存在我们生存的权利生态当中。面对常识,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践踏,我们需要的是回归常识,是尊重常识,是实践常识。否则,如果我们一味无视常识,我们必将被常识所惩罚,甚至会迎来灾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20 17:00:00

现在大部分的人,特别是中国人,好像对权利的维护采取漠视的态度.

好像很多人,包括我,听到权利第一反应就是那些大官们的象征.

对于自己的权利.在"小"事上就不会很计较了.比如在公共场合不能吸烟的,可是还是有人在旁边吸烟的话,很多人是不会去理会的.虽然他人吸烟对自己的权利是一种侵犯.....

现在,似乎不是关于钱的问题的权利,是不会被特别提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0 21:14:00

我觉得权利意识说得有点大,楼主说的一些意识其实就是简单的教养问题

有教养的人和有权利意识是不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