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67817 248
2007-09-20

希望大家讨论. 有质量回复会有50以上奖励.

公司的现状是这个样子:
  1、 正在搬迁,预计10月底全部投产。
  2、 公司领导层全部60岁+,只有老总的儿子是30+,具备强烈的改革意识.

  3、 上司不作为,整个上层除了老总的儿子,其他领导都愿意保持现状,不愿意从事改革,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总的儿子说要做,这些领导才愿意做。
  4、 家族企业,大部分关系扯在其中,且多为不做事的拿钱英雄。
  5、 经验管理严重,凭经验做事,不爱看数字。
  6、 公司是化工企业,有个突出问题是技术部的工资甚至不如一线生产工人。
  7、 公司是事业部管理结构,管理层喜欢摆谱,大家爱论资格。
  8、 没有独立的人事部门,但人事问题却是一大堆,整个公司只有1个人在从事人事工作。
  9、 财务管理混乱,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会计,成本意识模糊。
  10、 销售实行包干制,导致公司大部分利润都流入销售公司,公司辖下的销售部门业绩甚至不到销售公司的10%。
  11、 后勤结构臃肿,各种莫名其妙的人在任职,不知道干的啥事。
  12、 车间管理极度混乱,车间主任都是高中毕业,凭经验管理,拒绝改革。
  13、 车间工人多数为城市中人,不能吃苦,要求却蛮高,闹事很积极。
  14、 生产流程虚设,大部分工人忙的时候很忙,不忙的时候无事可做。
  15、 公司中人几乎全无时间观念,做事是能拖就拖。开个会是越小的来的越早,越老的来的越晚。没有考勤,没有监督,也没有奖惩措施。
  16、 没有企业文化,没有企业价值观。
  17、 保留了大部分国企的老毛病。
  不能说公司没救了,毕竟公司连续7年盈利,尽管不高。希望各位高手能够给一点建议,以上这些点如何改?具体怎么改?





PS: 这不是我的企业,只是根据接触的某一个企业总结. 日后还会有更多类似帖子发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3 11:38:3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20 19:19:00

首先,要改变企业的管理制度,这是很重要的。另外,要给技术员工提高工资,因为这是公司发展的根本。

有些管理方面的知识我也不太懂,介绍你看一下余世维的讲座,很有名的,讲得特别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0 19:35:00

楼主,我晕了,你描述的是不是国有企业啊?

其实你也点出了这么多问题,要针对性地解决你心里也应该有底吧?甚至还试行过吧?但难以改革的真正原因我想在于没有强有力的推动力,要有实力派的不断推进才能成功啊!

不管什么改革总归会损害不少人的利益(至少在眼前是受损的),还有一批人是中立的(可由于惰性的原因也不会支持改革),这两派人因该会占大部分的。

所以别指望一两年内能改革成型的。

下面实话短说吧:

1.理清人事关系,划分职责范围;

2.树立时间观念,实行考勤制度;

3.重视财务成本,形成分析体系;

4.加强部门管理;建立考核指标。

以上这四条是小弟认为最迫切也最容易解决的,当然其中第四条相对更难推行。

争取能在两年内把这四条解决了吧!

改革时注意用数据说话,把相关领导人员拉入改革计划。

还有,改革是大棒,别忘了胡箩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0 20:16:00

家族企业在创业的时候都是依靠朋友、亲戚的支持慢慢熬出个样子的,当企业逐步站稳脚跟以后,这些朋友、亲戚就会觉得自己是开国功臣,可以不干活,可以享受了,并且随着他们的事业有成,也会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情形,从而就使企业里面出现了诸如裙带关系、尾大不掉等现象。这些东西说白了就是小农意识!缺乏现代企业家的精神!

楼主所说的这些问题都是由此所引发的。因此,在对企业进行改革的时候,首先要通过沟通来促使他们转变观念——能取得他们的支持是最好的结果,最低限度是改革的时候在保证他们个人既得利益的前提下,不要阻碍改革!当这一步走好了以后,企业事务层面的改革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

上面的是从外围突破的策略,当然也可以从中心突破——首先使你们BOSS的老爹转变观念或者就改革取得他的谅解,最低限度——要争权!!!

[em0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1 02:18:00
制定制度是重点,执行这些制度是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2 11:20:00

1 能轻易搬迁,说明工厂规模不大。进入资金壁垒小。

2 生产不连续,说明市场需求不大。

3 管理层人员老化,有大企业作风,说明可能这些人就是从大企业出来的。其盈利可能靠的是以前的老关系,或销售部门的新关系,往大国企卖东西,或从大国企低价进原料。

4 连基层职工都管不了,这些职工可能是客户的亲戚好友。

5 不象是靠技术吃饭的,这样的小厂技术应该不复杂。真想搞技术的话,直接从国企挖个技术员来就行了。可人家看你这情况能来吗?

不用管了,靠的不是管理盈利。它能盈利说明有关系,你去管理反而把关系户得罪了,以后连吃饭的地方也没了。

我倒希望这样的厂早点倒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