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近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连锁百强名单”显示,去年我国连锁百强销售额、门店增长创历年新低,分别为10.8%和8%,销售额增速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与此同时,连锁百强销售额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3%,低于2011年的11%占比水平。我国零售业进入了景气低迷的时期。
2012年可谓是我国零售业极为动荡的一年。电商价格战聚焦眼球,实体零售商成为被遗忘的边缘人,电商“试衣间”是实体零售商添加的又一身份;门店调整、关闭、裁员、架构重整等,零售商们忙的不可开交;外资零售巨头败退中国,只是媒体误导,没有的事;资本市场暗流涌动,举牌、收购,零售商成为众矢之的。
零售商的生存状况确实令人堪忧。不断上涨的人工与租金成本成为商家无法承受之痛。租金到期后,续租与不续租让商家难以抉择。特别是在一线城市,竞争异常激烈,高企的成本需要更高的营收作为支撑,但这却备具难度。若关闭或调整门店,则区域上的影响力,市场份额或将受到影响。
购物中心、电子商务,是百强们不敢轻视、不能忽视的对手。通过提供更加舒适的购物环境和满足更多样化的购物需求,购物中心给传统百货、超市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以低价格、全地域、全天候的优势,不断的渗透不同的商品品类,分流百强们的客源。电子商务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面对激烈竞争与不断上涨成本的成本,零售百强们也并没有坐以待毙。从百强门店增速小于销售额增速可以看出,各商家正在不断的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升单店盈利能力,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较高的销售额和门店增速,意味着商家正在进行着战略调整和营销渠道的转变。三四线城市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区域。
另外,实体零售商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热衷者,越来越多的实体零售商关注、参与电子商务。与2011年59家零售商开展网络零售相比,2012年新增3家“触电”,并且有9家已经实现年销售额过亿元。其中苏宁易购、国美网上商城等新进者发展迅速,规模也不断提升,是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最为积极和用力的实体零售商。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指出,我国零售业正处于转型变革的阶段。价格体系、经销体系和营销渠道等都在发生着变化。实体零售商必须要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并进行合适的战略调整,去顺应市场的变化,为长远的发展指明方向。
寻找有潜力的市场,是商家首先要明确的第一步。毫无疑问,三四线城市是我国零售市场的潜力区域,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提出以及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必将给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提供长久的动力。电子商务前景也无限光明,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出现显示了互联网的创新和变革的能力,而这些创新与变革,必然给零售业带来新的希望。当前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的电子商务更是促使商家拥抱电商的直接动因。
选择合适的业态,是商家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从美国等发达国家零售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知道,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在不同阶段上,不同的零售业态的发展潜力并不相同。商家在业态的选择以及市场的定位需要与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相匹配。由于我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各区域消费习惯和文化各不相同。因此,商家必须要以消费者为基础,选择和发展合适的零售业态。
此外,零售商家还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从跑马圈地、规模扩张的外延扩张向加强经营管理,提升经营效率的内生式增长转变是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企的经营成本的客观要求。商家必须要加强和完善采购体系、物流体系、IT信息系统、营销体系和客户管理管理等多方面。只有供应链管理能力强者才能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占据长久的优势。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振内需、拉动消费是我国长期的经济目标。政府必将会在多个角度、多个层面上推出拉动消费的“组合拳”,特别的,会在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努力。尽管当前零售业仍处于低迷的时期,但未来的发展前景极其广阔,商家应该加强内功修炼,等待和寻找机会,谋求发展。
http://www.ocn.com.cn/info/201304/lingshou2611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