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同情LZ。
没办法啊,刚刚,也经历了类似的事情。
一个外包的专项研究,PE方面的。前后做了22个月。负责主审的是某仅次于吴大师的官方著名经济学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制度,当然包括宏观金融制度。从去年年底一次审查至今,返工了6、7次,组里其他人都快“疯”了;我也差不多了,感觉很可能是失败了,因为实在是改无可改了。前期预开题似乎也不顺利,反正具体情况我不清楚。现在问题很大,如果要退款,分摊到我要退5万左右。
其实退款,还不是最惨痛的后果。一个是折腾,反复修改,消耗时间,几乎没有个人生活空间了;为了这个,去年圣诞没过,元旦没过,春节、清明、五一节都没过,守在北京等消息。但前期明明通过的结构设计,研究框架和逻辑思路,到现在几乎全被推翻。明面上说只做修改,实际上是“3乘8”的楼房完全被改建为“4乘6”的结构,实在是,令人无语。
另一个超大郁闷就是坏了学术名头。我们代人做学术项目,已有超过13年的“历史”了,不说客户满意度极高,至少是物有所得,如今怕是名头要坏掉了,今后团队向何处去真是难说。呵呵,有点广告嫌疑呢,斑竹大人们勿怪哈。吐槽而已啦。
其实,做学术研究,与做商业学术外包,搞点真东西出来,谨慎地与官方学术壁垒们共享资源,获得制度边界内的认同;是这些年来一直秉持的梦想和努力的原则。先前的实践使人无比自信,但如果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真是到了深水区,核心区,到了需要伤筋动骨改结构的阶段;我们的自信和努力和专业素养和专业积累,在官方学术壁垒这座大的利维坦怪兽面前,真的是不堪一击!来连累了那么多人,那么多年轻的,曾经和我一样有梦想,有信念,不想平庸的人,实在是万分羞愧,实在是很伤心。尤其,很可能理想的破灭,使人,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