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理论认为,一切商品都有价值,这话不错。原材料是商品,当然也有价值。可是,原材料是很特殊的商品,是不能单用价值来衡量的。
市场经济理论还认为,商品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值)交换。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仅仅是个理想,实际上的商品交换都不是等价值交换。但是,今天为了探讨上面的问题,我们仍然假设现实里的商品交换都是等价值交换。
市场经济里为什么要求等价值交换呢?就是为了防止有一方在交换中吃亏。一进行等价值交换,就不会有一方吃亏。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如中国有1000吨煤炭储量,挖一吨煤炭要消耗10个工日的劳动,那么一吨煤炭的价值就是10个工日。假如美国有苹果,生产一吨苹果要消耗100个工日的劳动,那么一吨苹果的价值就是100个工日。中国和美国互相交换,中国用10吨煤炭换美国的1吨苹果,按照经济学的理论来说,这正好是等价交换,中国没有吃亏。可是,我们要知道,中国只有1000吨的煤炭储量,所以换完美国的100吨煤炭之后,中国就什么都没有了。而美国呢,还有苹果树,还能继续生产苹果,而且人家地下的煤炭还原封没动。所以,这时中国就只能成穷光蛋了。所以,中国就在交换中吃了大亏。
所以,用原材料和别人交换,就不能适用等价值交换的原理。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无限的,那么就可以用等价交换的原理和外国交换了,这个时候,原材料也是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了。而实际上,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是极其宝贵的,所以就不能用价值来衡量。如果用不可再生的资源来交换商品,只能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救命的时候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