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5-12-15 00:45:19
hj58 发表于 2015-12-14 23:04
商品价值为什么不能和供求有关?

因为商品价值一旦和供求有关,资本家(商人)就可以利用供求情况变动 ...
胡扯八扯,自鸣得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5 08:58:0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5-12-14 17:35
劳动的质如何换算?

ABCD者,前二人生产粮食,后二人生产布。四人各劳动1000小时,产出物分别为:粮食800斤、粮食1000斤;布100尺、布200尺。
以A、C 为标准,分别设劳动的价值为:
设A  1000小时劳动价值=800斤粮食=1000小时A劳动
设C  1000小时劳动价值=100尺布=1000小时C劳动

B  1000小时劳动价值=1000斤粮食=1250小时A劳动

D  1000小时劳动价值=200尺布=2000小时C劳动


1800斤粮食的价值=2250小时A劳动

300尺布的价值=3000小时C劳动

假设这产量都是他们满足自身需要后可用于交换的产量,A、B的粮食是要用来交换C、D的布的,C、D的布是要用来交换A、B的粮食。
第一种情况:A、B需要C、D全部的布才能刚好满足需要,C、D需要黄佶、张三A、B全部的粮食才能刚好满足需要。
据此可以推出    粮食的的总价值与布的总价值是相等的,即
2250小时A劳动=300小时C劳动

以A为标准,粮食与布的总价值或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500小时A劳动
粮食的单位价值=1.25小时A劳动,布的单位价值=7.5小时A劳动
以C为标准,粮食与布的总价值或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60000小时C劳动
粮食的单位价值=1.67小时C劳动,布的单位价值=10小时C劳动

同类劳动的换算以效率为依据,不同类劳动的换算以有效需求不依据。

由于分工导致供需之间的矛盾和不一致,所以某一类商品最终总的价值量是由有效需求来决定的。有效需求就是有效购买力,有效购买力就是无关别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社会必要劳动量的货币表现。不同类劳动的换算,实质是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比率。所以,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最终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经济发展动力就两条:一是投资,一是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才是龙头,才是价值最大化的最终办法。

价值量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效率,一是需求量。
需求量也就是购买力,以你自己为例,你一年或一定时期的劳动时间可以视确定的,这有问题吗?如果没有,那么在你有限的劳动时间分配到你各项需求上,因此,你的需求是有限的且也是一个可确定的。所有的人都依此类推,用于交换某一类或一种产品的劳动时间或购买力就是一个基本确定的值了。而这个总的劳动时间,就是该类或该种产品的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同类劳动的换算也好,不同类劳动(我认为,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因为都是劳动力的耗费,只有具体形式的差别)的换算也好,它本身不是问题。如果它本身是问题,那么就必然在现实经济运行中有所反映,就必然影响到现实经济的正常运行。现实中没有出现因为换算问题而影响正常的经济运行情况,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实中不存在换算问题。我们所讨论的只是为现实的换算提出更合理的更接近实际的解释,而不是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案。所以,所谓无法换算的问题实际是不存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5 12:44:44
YJDWII 发表于 2015-12-15 08:58
有A、B、C、D者,前二人生产粮食,后二人生产布。四人各劳动1000小时,产出物分别为:粮食800斤、粮食100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5 12:52:23
YJDWII 发表于 2015-12-15 08:58
有A、B、C、D者,前二人生产粮食,后二人生产布。四人各劳动1000小时,产出物分别为:粮食800斤、粮食100 ...
尽管两位厨师都在1小时内都做出了10道菜,然而比较之下却发现其中一位所做出来的更让人称赞。这就是质的不同。对劳动的评价和评估,不能只看到量的不同,还要看到质的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5 13:06:0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5-12-15 12:52
尽管两位厨师都在1小时内都做出了10道菜,然而比较之下却发现其中一位所做出来的更让人称赞。这就是质的不 ...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以为这是效率的问题。对于同类劳动而言,这里的效率是涵盖了劳动条件、劳动熟练程度以及劳动的强度等因素的。对于 口味这样的问题,确实是难题。真所谓众口难调。九十九人说好,也会有一人说不。甲地人说好,乙地人未必说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5 13:53:26
YJDWII 发表于 2015-12-15 13:06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以为这是效率的问题。对于同类劳动而言,这里的效率是涵盖了劳动条件、劳动熟练程度以 ...
在发达社会里,服务业的就业人口早已远超制造业。特别是今天自动化日益发展的趋势下,制造业的就业人口还会大幅减少,服务业的就业人口还会大幅增加。服务业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劳动主流。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劳动的评估和评价,计时计件等计量方法已经落后了,而且至少已经落后了一个世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6 09:33:0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1 12:11:36
支付能力就是有效需求,是总体劳动量分配在用于交换某种他人劳动的劳动量。例如,总的社会劳动量为10万小时,用于交换粮食的劳动量为1万小时。则这1万小时就是用交换粮食的支付能力。对于 个人而言也是如此。如某人一年劳动量为1万小时,用于交换粮食的劳动量为1000小时。1万小时是他总的支付能力 或购买力,1000小时则是用于粮食的支付能力或购买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 13:59:20
任何计量都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计量对象,其二是计量标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要解决的就是计量的标准问题。然而任何计量的标准都是可以任意设定的,所以,即使你不知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不影响价值的计量的。就象你不知道基准砝码但你仍然可以用秤砣/用石块等级来计量重量一样。但是,还有另一重要方面是我们没有明白的,这就是价值的计量对象。价值的计量对象不是劳动的全部而是劳动的效率或效用,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任何个别劳动时间也都是效率的意思,因为只有效率才可以涵盖不同的具体劳动之间的差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