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953 1
2013-05-06
  今天看了一点货币银行学,因此有了一点通货膨胀的问题,我心中的问题是这样的,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我在看货币银行学的时候,里面从连锁效应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通货膨胀的产生,假设刚开始的时候大米的价格上涨了,这个上涨是由于自然外力因素的原因上涨了,此时大米的价格从一块钱一斤上涨到了5块钱 一斤,而一切其他企业的产品此时的价格没有变,但是他们不愿意了,因为他们企业的商品并没有上涨,一个月的利润还是那样,发给工人的工资假设为2000元没有变,而工人去买米的时候发现米的价格变高了,此时工人的工资中因为买米而花了很多钱,于是工人不干了,要求企业涨工资,于是企业开始涨工资,但是这个涨工资是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来换取的,此时由于大米的连锁效应,而导致了市场中的大多数产品的价格都上涨了。但是宏观经济学中所提到的通货膨胀只是很浅显的把它归结于因为我国央行的流通货币发的多了,从而导致了商品的购买力价格水平下降,于是我在经济学中看到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很困惑,于是我的问题就是央行发行货币是如何具体的影响我国的物价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4 23:08:12
简单来说,整个市场上,商品是不断在增多,因为需求是在增多的。而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也必须不断增多,来保证货币流通。如果货币供应量增速太慢,会导致物价下跌,钱慢慢就不再流动,大家都感觉到物价在下跌,于是会愈发的控制自己消费,而开始囤积货币。然后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保守,消费提不起来,投资(包括实业投资)也都会慢慢冷清。因此通货紧缩是个我个人认为比通货膨胀还不健康的问题,但是好的是,严重的通货紧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如果货币供应量增速太快,就会造成通货膨胀。所谓通货膨胀,就是钱比商品增加的速度还快。钱越来越不值钱,商品就会越来越值钱,物价上涨。会造成的问题是,钱的流向会不均衡,这几年是这个行业,下几年就会留到别的行业,一些行业形成造富神话,贫富差距拉大。而人民币在外汇市场的定价又越来越高,外升内贬,非常不健康。
因此央行需要利用一些货币工具来时常调控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之前常用的有两个工具,一个是存款准备金率,另外一个是加息和降息。但是最近只用存款准备金率,而加息和降息的权利放给了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自己定价,也有利于产生价格战,形成市场竞争,百姓获益。
那存款准备金率是怎么调的?商业银行吸收百姓存款,支付一定利息给百姓,而另外一只手就必须把这些钱放贷款放出去,收取更高的利息,这样银行才能赚钱。而存款准备金就是央行要求每家商业银行必须留存的存款、不得用于投放贷款的部分。一般来说,一旦央行得到数据显示市场物价上涨太快,就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准率上调,商业银行就必须留存更多的钱,那么就有两种手段来实现,一是给存款的客户更高的利息,客户投资获利如果低于存款收益,肯定会选择存款了。二就是银行如果给存款客户更高利息,自然也会对贷款客户收取更高利息。何况贷款额度也在降低,银行还要保证收入(其实就是加息了),这样准备贷款的人就会被银行筛选,(银行考量的是偿还能力而不仅仅是信用记录,所以国企总归是比民营企业有优先贷款的能力,民营企业信用记录未必不良)贷到款的客户会趋向优质,但也会导致民企资金断链。银行也会受到牵制,以房价为例,央行收紧存款准备金,银行没有可用额度放给房地产开发商,也没有额度贷给购房贷款的人(不管你是刚性需求还是炒房客),房价自然就下降了,(至少从房屋成交量开始下降)当然存款准备金率也并不是啥病都治,比如在上调区间内,民企容易在角逐中败于国企,这就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历史遗留问题。总归是药三分毒。而相反,如果央行得到数据显示物价都在下跌,就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就会放宽贷款条件,刺激生产,刺激消费。物价就会回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