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29 0
2007-09-26
主权基金争相入股金融类公司

2006年初以来,主权财富基金已投资约350亿美元,入股银行、证券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这一信号表明,政府支持的投资机构正在金融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估计,仅在过去6个月,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Temasek)等主权财富基金就已投资约260亿美元。

这些投资涉及巴克莱(Barclays)、百仕通(Blackstone)、凯雷(Carlyle)、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伦敦证交所(LSE)、纳斯达克(Nasdaq)和汇丰(HSBC)等公司。

在主权财富基金掌控的总额预计2.8万亿美元的资产中,最近一波收购活动所占比例不足1%。

但来自政府支持机构(特别是那些亚洲和中东的机构)的现金流,正激起欧美政客的担忧,他们担心,这会让外国政府拥有对金融领域的影响力。

尽管难以知道确切数字,但在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中,似乎有较高比例进入了金融领域。

例如,淡马锡有38%的资产组合为金融类股权,因为该公司相信,这些公司的增长将与亚洲新兴的中产阶级密切相关。

摩根士丹利的资料显示,主权财富基金青睐于那些从事新兴市场、证券业务、私人股本或对冲基金的机构。

分析师们认为:“投资力度的逐渐增强,可以为表现较差领域的部分企业提供一定程度的估值支撑。”不过,他们也指出,迄今为止,这些基金很少对规模较小的西方银行或保险公司表现出兴趣。

尽管近期的投资大多来自亚洲和中东的基金,但其它国家也在开始积极参与。挪威政府的养老基金最近决定,将股票在其3280亿美元投资组合中所占比例从40%提高至60%。

许多基金一直在小心谨慎地限制自己的影响力。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以30亿美元入股百仕通时,它购入的是没有投票权的股票,而且在董事会没有席位。然而,根据交易条款,淡马锡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则有权任命巴克莱的董事会成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