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原油管道从缅甸连通至境内,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能源运输依存度进一步降低,这使得中国在新一轮能源竞争中处于一个十分有利的位置。
这条管道从缅甸西南的孟加拉湾直通中国云南省,管道输送量达到了44万桶/天。马六甲海峡是中东和非洲石油输入中国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其受美国海军影响甚大,缅甸管道的开通将大大降低美国对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的威胁。
去年中国国内石油产量约为400万桶/天,其中从马六甲海峡进口的石油大约占中国总需求量的37%。随着缅甸管道的开通,这个数字将下降到30%。相比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受限于自身开采资源不足,约75%的石油需求仰仗于马六甲海峡的补给线。
中缅管道将实行石油和天然气并行运输。在所有在建或已建成的对中国内地运输管道中,不论是石油还是天然气运输,中缅管道都名列前茅。
早在09年,中俄就建成了从西伯利亚至中国北部区域的石油运输管道。今年3月,两国达成协议,将扩大运输量一倍,达到62万桶/天。另外,双方还达成一项协议,在2018年开通俄罗斯至中国北方地区的另一条天然气运输管道,运输量将达为380万立方/年。
同样在09年,一条从中亚土库曼斯坦至中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管道建成,横跨4000公里,该管道运力为300万立方/年。从邻国哈萨克斯坦的原油进口开始于2005年,并且将于明年完成对原有管道的扩建,建成后运输能力可以达到40万桶/天。
中缅石油管道一经建成,很快即可达到其运力上限。而天然气的运力上限还需等到缅甸提高其海上开采规模后才能达到。据Wood Mackenzie能源咨询公司估计,负责建设中缅管道的中石油公司在短期内可能遭受损失,因其将根据国际市场价格购入天然气,而在国内则要以补贴价格卖出。其咨询师Craig McMahon则表示“中国的眼光很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