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3066 15
2007-09-28
<P align=center>经济学中应注意真假设与假假设<o:p></o:p></P>
<P align=center>曹国奇(ccggqq9@hotmail.com)<o:p></o:p></P>
<P><o:p></o:p></P>
<P>我越来越发现有必要强调这个问题了,因为经济学中实在是太不注意理论上的假设,几百年的学术争论莫不与假设上的问题有关。比如主流经济学中的“其它不变”假设,不赞同者会说“其它不变”明明在变,这不能接受,赞同者会说理论总得有假设;再比如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劳动同质”假设,也是反对者与赞同者争论不休的关键地方。<o:p></o:p></P>
<P><o:p></o:p></P>
<P>科学的理论和原理必须有假设,但是不能随便假设。比如有人假设人长生不死,于是得出一套经济理论或者某个原理,那么这个理论或者原理肯定没有科学意义,也很难被验证。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假设出了问题。可见正确给定假设是很重要且十分关键的。那么要怎样给定假设呢?我不是哲学家,说不清,但是我在这里可以告诉经济学人士什么是科学的假设。科学的假设大概是:<B>依据部分事实和知识对目前不太明确的事物作出的某种猜测</B>。这种猜测通常要依据某种“理”进行,比如看见飞碟,我们猜测有外星人,这其中的“理”就是现代科学的对外星人的预言。但是也有例外,可以不按常理来猜测,帮助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的黎曼几何就是按欧氏几何相反的“理”作出猜测的。<o:p></o:p></P>
<P><o:p></o:p></P>
<P>假设中的关键是“目前不太明确的事物”,如果是已经明确的事物就不能是假设,比如某人明明吃饭了,我们就不能假设他没有吃饭。但是科学中也常用这种假设,某事明明发生了,可是我们偏偏假设它没有发生,比如某人没有发烧我们偏偏假设他发了烧。这种假设不是真假设,而是假假设,或者是暂时性假设,是过度性假设,其目的在于窥测理论和原理的内部结构,而不是得出理论和原理。科学理论和原理只接受真假设,不接受假假设。比如在万有引力定律中如果假设质量不变我们可以得出“引力与距离平方反成反比”的结论,但是这个结论不能称之为物理学定律,尽管这个结论总是被验证。这是因为引力肯定与质量有关,且质量一定是可变的,假设“质量”不变不成立。经济学中的需求定律就是这样的,虽然它总是验证,但是它不是定律,也没有事实应用意义,这在于其中的“其它不变”不是真假设。人们的收入是肯定变的,且它一定影响价格、供给和需求。<o:p></o:p></P>
<P><o:p></o:p></P>
<P>假假设在科学中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得出事物中内部构造和关系。“引力与距离平方反成反比”就是在假假设——“质量不变”下得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中的一种关系。自然距离不变而质量可变时我们又将得出另一种关系。万有引力定律便是这几种关系的合成。再如在y=xz中,如果x不变,则y与z成正比;如果z不变,则y与x成正比。显然这两个正比都只是y=xz一种关系,y=xz是这两种关系的合成。科学理论和原理总是一系列关系和构造组成的,但是这种组成不是各种关系和构造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组合,且这种复杂组合在目前无定式可言。依此再看需求定律,我们会发现还必须再假设价格或者商品量不变,“其它不变”可变,依此得出另一些关系,然后再将这些关系合成。一旦我们这么做了我们会得出真正的需求定律,或者得出一序列的几个定律。<o:p></o:p></P>
<P><o:p></o:p></P>
<P><o:p></o: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8 1:06:1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28 02:23:00

有人在批判wanglinhai时用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假设“阻力”为0来为微观经济学中的错误假设辩护,这是一知半解的,也是我们很多已经成名的教授们的常用辩解的手段。这种辩护说明这些人没有真正了解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的说明范畴是整个宇宙,能描述天体运动,而当时观点认为宇宙星际间没有阻力,所以他就这么个假设。事实也是这样,阻力只是在很狭小的空间中存在,是特例。这种特例通过叠加原理(这是科学中必须遵循的原理,爱因斯坦也没有动摇它)可以与运动定律合成。比如运动定律描述的抛物线在地球表面的实际中是疑似抛物线(钓鱼线)就是二者叠加的结果。

我们一些经济学家知道用阻力问题为自己的假设不当辩护,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模仿物理学中解决阻力的办法来化解自己的假设不当,这是很可悲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8 06:22:00

假设有真假么?好像只有好的假设和坏的假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8 09:11:00

"比如在万有引力定律中如果假设质量不变我们可以得出“引力与距离平方反成反比”的结论,但是这个结论不能称之为物理学定律,尽管这个结论总是被验证。这是因为引力肯定与质量有关,且质量一定是可变的,假设“质量”不变不成立。经济学中的需求定律就是这样的,虽然它总是验证,但是它不是定律,也没有事实应用意义,这在于其中的“其它不变”不是真假设。人们的收入是肯定变的,且它一定影响价格、供给和需求。"

需求定律从哪里来?请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8 09:12:00
汪先生在我请他回答有关泛函和一些基本问题时,开始明显的xxxx,这个大家都看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8 14:23:00

一个逻辑链条就是一个理论。起始点是假设或归纳的公理,末端是理论的结论。

假设就是“假如是真的”,公理则是“尚未被证明是假的”,这里的真假以符合经验与否界定。以公理为起点,如果公理依然成立,逻辑链条中又没有错误,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即便其结论目前尚得不到经验证明;如果以“假设”为起点,那么结论就要在假设的约束范围内成立,超出假设就不成立。

任何假设都可以演绎出一个逻辑链条,即演绎出一个理论,但这个理论的正确是以假设条件为基础的,超出条件,这个理论就不正确。

否定一个假设的“公理性”等于否定一个理论的普遍适用性,但不能否定该理论在假设条件之下的正确性。

具体到“西经”,我以为应在弄清基本逻辑链条的基础上,考虑1)其逻辑起点是假设还是公理;2)演绎逻辑是否存在错误;3)如果前提的公理性不成立,仅仅是假设,推演逻辑没有错误,就要要意识到所学的理论结论在,也仅仅在假设条件下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