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center>经济学中应注意真假设与假假设<o:p></o:p></P>
<P align=center>曹国奇(ccggqq9@hotmail.com)<o:p></o:p></P>
<P><o:p></o:p></P>
<P>我越来越发现有必要强调这个问题了,因为经济学中实在是太不注意理论上的假设,几百年的学术争论莫不与假设上的问题有关。比如主流经济学中的“其它不变”假设,不赞同者会说“其它不变”明明在变,这不能接受,赞同者会说理论总得有假设;再比如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劳动同质”假设,也是反对者与赞同者争论不休的关键地方。<o:p></o:p></P>
<P><o:p></o:p></P>
<P>科学的理论和原理必须有假设,但是不能随便假设。比如有人假设人长生不死,于是得出一套经济理论或者某个原理,那么这个理论或者原理肯定没有科学意义,也很难被验证。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假设出了问题。可见正确给定假设是很重要且十分关键的。那么要怎样给定假设呢?我不是哲学家,说不清,但是我在这里可以告诉经济学人士什么是科学的假设。科学的假设大概是:<B>依据部分事实和知识对目前不太明确的事物作出的某种猜测</B>。这种猜测通常要依据某种“理”进行,比如看见飞碟,我们猜测有外星人,这其中的“理”就是现代科学的对外星人的预言。但是也有例外,可以不按常理来猜测,帮助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的黎曼几何就是按欧氏几何相反的“理”作出猜测的。<o:p></o:p></P>
<P><o:p></o:p></P>
<P>假设中的关键是“目前不太明确的事物”,如果是已经明确的事物就不能是假设,比如某人明明吃饭了,我们就不能假设他没有吃饭。但是科学中也常用这种假设,某事明明发生了,可是我们偏偏假设它没有发生,比如某人没有发烧我们偏偏假设他发了烧。这种假设不是真假设,而是假假设,或者是暂时性假设,是过度性假设,其目的在于窥测理论和原理的内部结构,而不是得出理论和原理。科学理论和原理只接受真假设,不接受假假设。比如在万有引力定律中如果假设质量不变我们可以得出“引力与距离平方反成反比”的结论,但是这个结论不能称之为物理学定律,尽管这个结论总是被验证。这是因为引力肯定与质量有关,且质量一定是可变的,假设“质量”不变不成立。经济学中的需求定律就是这样的,虽然它总是验证,但是它不是定律,也没有事实应用意义,这在于其中的“其它不变”不是真假设。人们的收入是肯定变的,且它一定影响价格、供给和需求。<o:p></o:p></P>
<P><o:p></o:p></P>
<P>假假设在科学中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得出事物中内部构造和关系。“引力与距离平方反成反比”就是在假假设——“质量不变”下得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中的一种关系。自然距离不变而质量可变时我们又将得出另一种关系。万有引力定律便是这几种关系的合成。再如在y=xz中,如果x不变,则y与z成正比;如果z不变,则y与x成正比。显然这两个正比都只是y=xz一种关系,y=xz是这两种关系的合成。科学理论和原理总是一系列关系和构造组成的,但是这种组成不是各种关系和构造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组合,且这种复杂组合在目前无定式可言。依此再看需求定律,我们会发现还必须再假设价格或者商品量不变,“其它不变”可变,依此得出另一些关系,然后再将这些关系合成。一旦我们这么做了我们会得出真正的需求定律,或者得出一序列的几个定律。<o:p></o:p></P>
<P><o:p></o:p></P>
<P><o:p></o: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8 1:06:1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