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货币战先胜一仗
陆庭龙
全球一体化令各国间的政策相连性愈来愈大,这趋势是否已蔓延至央行,可能要询问各央行行长才知道,无独有偶,在过去两星期之内,印度、韩国、欧洲、澳洲、越南,波兰和斯里兰卡的央行都先后宣布减息,为的同样是希望刺激本土经济。
政策是前瞻性的,近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相继调低了各地经济增长的预测,反映各国央行需要防范于未然。但驱使各国行动那么一致和迅速的,笔者认为归究于日本和欧洲这两大巨头。自从日本以歇斯底里的量宽货币政策震惊全球后,日圆对各主要货币已下跌了超过三成,邻近国家的出口受到严重威胁。大家应常听见,韩国的三星电子公司(SAMSUNG)如何凌厉地抢占了苹果公司(APPLE)的市场份额,但可悲的是三星今年的股价却下跌了3%。而韩国的股市今年亦下跌了2.6%,是亚洲表现得最差的市场,比起常被“唱淡”的中国内地还要差,但同期日经平均指数就上升了超过四成,可见日圆汇价下跌的影响力。
一波未平,两周前欧洲央行不但宣布减息,其央行行长德拉吉更表示已准备好迎接负利率的来临,不介意欧元进一步贬值。事实上,“劈价式”的货币战早已展开,因此亚洲区内较小的经济体将会陆续减息,应付挑战。
环球的低息环境将继续影响投资生态,收息工具仍然会是最受欢迎的产品。然而要讲求合理回报,我们还得细心选择。笔者上周已表示较看好股票市场。在环球利率低企,最受惠的肯定是龙头企业,因为它们是最有能力从银行和市场得到接近极低借贷成本的一群,各地主要指数成份股将可做好。此外,在环球央行和ZF政策庇荫之下,短期环球市场再出现动荡的可能性渐减,投资者的风险胃纳将逐渐增强,这将促使资金由近年的避险资产流向股市。过去两周环球央行一轮减息后,美国10年期国库债息反而从1.62%升至1.89%,而黄金价格亦受压的情况便可见端倪。
相比起其他国家,美元息口已减无可减,而且市场对于政策转向日子的贴近已渐成共识,美元今年将会一直走强,美汇指数将直指88,大家出外旅游的意欲将越来越旺盛。深受投资者爱戴的澳元相信要跌至0.96才有支持,笔者于早前曾提醒今年应尽量减少澳元持仓,希望大家早已有所准备。港股将背靠美元和人民币升值支撑,恒生指数重返24,000点指日可待。
债券虽然是过去2年资金的宠儿,但笔者一再强调部分投资级别的债券已失去投资价值。巴郡的主席巴菲特最近也说自己的公司是不会买企业债券,更转换角色由投资者变成发债者,原因是孳息太低。先放下巴菲特过去投资眼光独到的印象,从客观的角度看,巴郡所发出的10亿美元债券中,5年期和30年期的票面息分别只有1.5%和4.3%,这回报实在是鸡肋。可是低处未算低,苹果公司于4月尾所发的170亿美元债券里,5年期和30年期的票面息更低至1%和3.85%。是否值得投资,相信大家心里有数。低利率并不会长期持续,如此低的债息将面对较大的利息风险。巴菲特也指出他倾向发出较长期的债劵,这亦反映他对现时息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