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让亚洲陷入货币战 下周风险将传入股市 ===本文导读===
日本让亚洲陷入货币战 下周风险将传入股市
媒体:日元贬值应对中国崛起 一件事发生就放弃
摩根士丹利:日本明年就可以退出QE
===全文阅读===
日本让亚洲陷入货币战 下周风险将传入股市
上周人们谈论最多的是亚洲债市遇到的麻烦,本周则是亚洲国家的货币,下周可能要轮到股市让投资者费神了。
一个月前,日圆兑美元跌势重燃,美元升至近126日圆;在此之前,美元兑日圆在120日圆上下徘徊了五个月。对全球投资者来说这没什么关系,因为日圆贬值的话,日本最大的公司在海外的收益转换成日圆将会上升,这些公司的股价也会随之上涨。外国投资者对冲了日圆贬值风险,日经指数因此在两周内就上涨了5%左右,至近20,570点。
但日圆贬值大约4%令亚洲较小出口国担忧加剧,虽然美元在上涨,但这些出口国的货币兑日圆还是一直在升值。由于出口业的全球需求依然疲软,再加上国内经济增速下降,美元上涨以及欧元和日圆持续走低在印度、印尼、新西兰、菲律宾和韩国之间悄然引发了一场货币战。这些经济体的央行一直在买入美元来压低本国货币的汇率,从而降低本国出口商品价格。
本周,其中的两个国家——韩国和新西兰——下调了利率。在韩国,致命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削弱消费者信心、打击旅游业,该国将利率下调至纪录低点1.5%。这可能有助于减缓韩圆兑日圆的走高,韩圆兑日圆的升值被指造成韩国第一季度出口下降近3%。新西兰央行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25%,令新西兰元兑美元贬值至多2.6%。第一季度新西兰出口下降近18%,对华出口降幅最大。
不过,目前为止尚未加入货币战的国家是中国。中国迫切希望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在资本外流给人民币带来下行压力之际,中国央行一直在卖出美元以使人民币稳定地保持在1美元兑人民币6.2元的水平附近。
尽管日圆走软对日本出口收入来说是好事,但让进口商苦不堪言,特别是日本希望促进以推动经济增长的服务业。一些人因此称,在日圆汇率低于1美元兑125日圆的水平,对日本来说弊大于利。这样的汇率水平还可能令日本与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华盛顿并非未注意到美元的走强,一些经济学家警告称,美元走强抑制了美国的复苏。在白宫试图赢得国会对泛太平洋[-0.06%资金研报]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TPP)的支持之际,围绕汇率的话题过于敏感,以至于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感觉必须对本周的一则报道予以否定。这则报道称,奥巴马告诉七大工业国(G7)领导人称,美元的强势开始带来问题。
所以,当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周三在日本国会讲话时把日圆汇率水平形容为“非常低”时,可能令人稍感意外。黑田东彦一直致力于推动日圆走低,他当天的表态令日圆大幅回升,美元一度跌至123日圆之下。
如果黑田东彦希望通过令日圆回到1美元兑120日圆附近的轨道,从而平息市场波动的话,那么他可能要失望了。汇率大幅波动已经成为促使外国投资者撤出亚洲新兴市场的最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如果日圆波动性加剧,那么就可能引发日本资金出现新一轮的回流,这一因素再加上经常项目盈余的增加,就会给日圆带来上行压力。美银美林的Yamada指出,许多外国投资者已经停止对冲持有的日圆敞口,转而押注日圆不会进一步下跌,或是押注日圆将实际上走高。
长期而言,日本央行的资产购买计划可能会令日圆维持下行趋势。但是由于美国和欧洲未来利率前景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没有任何一种货币将不受外界影响。目前来看,汇率波动对股市构成威胁,股市已面临利率上升的压力,另外,还将面临债市在回报方面竞争力增强的挑战。(来源:凤凰网)
[PAGE@默认页1]
媒体:日元贬值应对中国崛起 一件事发生就放弃
在外交场合公开牵制中国,摆出与中国针锋相对的态势,是安倍内阁外交的最大特点。通过超发货币来人为造成日元汇率贬值后,企业从国外赚取的美元利润的数额虽然不变,但在过去两年里兑换成日元后,则增加了三到四成,企业不用增加设备投资,效益却随手可得,这带来了日本股票市场的一派繁荣。
无需与中国加强经济往来,企业效益同样能获得发展。去中国化在今天的日本看上去正在成为一种潮流。
在日本如果问到今后5年或者10年世界最大的市场是哪里?人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又在哪里,大多数人给出的结论也是“中国”。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矛盾:在外交及军事上,安倍内阁明确牵制中国的政策是能够得到舆论支持的,但在经济上,日本并没有放弃对中国市场的期待。
“这种博弈只有在中国经济规模超过美国以后,日本方面才会放弃。”日本的一位经产省原官员对笔者说。可以想象的是,博弈还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看出结果。让安倍及安倍之后的日本放弃牵制中国的外交政策,这不可能。让日本经济完全脱离与中国的关系,这更不可能。
不参加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是安倍内阁的既定方针,这个方针在3月底创始意向国申请报名截止期过后,日本方面没有任何变化。
按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亚开行)调查的数据,2010年到2020年十年间,亚洲在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是8万亿美元,即每年8000亿美元。不参加专门为亚洲基础设施设立的银行,日本企业保有的大量社会基础设施技术就难以在亚洲推广。日本国内对安倍内阁的这个决定,公开表示不满的企业家、媒体并不在少数。
5月21日,安倍晋三在《日本经济新闻》主办的一个论坛上发表了演讲。《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安倍演讲的内容主要有三点:第一,认为任何国家不得肆无忌惮地以自己国家的意愿从事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应该建设一个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第二,ZF部门过度的经济活动会搅乱民间部门多种多样的计划建议;第三,不得在亚洲建造劣币驱除良币的市场。
“这是针对中国的发言。”该报点出了安倍发言的攻击目标。
而且安倍并非嘴上说说,而是有非常具体的行动。在日本演讲及G7峰会之前,已经做了严密的准备,有大量在亚洲的项目得以推进。
5月27日,日本与泰国签署备忘录,确认泰国将引入日本新干线技术用于修建国内曼谷——清迈的高速铁路。这条高速铁路全长680公里,采用日本新干线的“标准轨道”。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日本通常以100万人口为设立站点的标准。清迈人口只有20万人,建设铁路的意义虽然重大,但这样的铁路该以何种方式收回投资,备忘录没有明确言及。从泰国ZF发言人的谈话看,该铁路项目预计耗资120亿美元,主要由日本在技术和资金方面提供支持。安倍准备在今后5年拿出1100亿美元用于亚洲的基础设施投资,现在首先在泰国就要投出一大笔。
除了泰国以外,安倍内阁在亚洲其他地方也紧锣密鼓地推荐日本的高铁技术。比如日本早在2013年就与印度签署合作协议,就印度孟买——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铁专线展开前期调查,该高铁全长约500公里,将于2017年动工建设。
日本还在全力争取马来西亚到新加坡高铁项目的建设权。印尼是个岛国,交通主要靠水运,日本现在也在积极向印尼推荐高铁列车.
在亚洲基础设施方面,日本几乎与中国亦步亦趋。中国提出亚投行的资本金该在1000亿美元,日本马上宣布今后5年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1100亿美元。中国和泰国等国签订铁路项目后,日本立即也来这里竞争。
“别说5年拿出1100亿美元了,就是每年拿出1100亿美元,对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与其相互竞争,不如日本与中国联合共同为亚洲出力。”一位研究东南亚问题的日本经济专家对笔者说。只是安倍内阁过于需要在政治及外交上牵制中国,已经很难思考与中国的合作共赢了。
作者为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
[PAGE@默认页2]
摩根士丹利:日本明年就可以退出QE

摩根士丹利与三菱日联合资成立的证券公司Morgan Stanley MUFG Securities Co。分析认为,在国内薪资增长的帮助下,通胀率明年会达到日本央行2%的目标,所以最早明年该央行就有条件逐步退出QE.
摩根士丹利MUFG预计,到明年第二季度末,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由今日的0.5%升至1.25%。该司首席经济学家Robert Feldman认为:“绝大多数债券投资者都预计,日本央行的下一个举动还会是增加宽松,所以如果我们的预测无误,会让很多人吃惊。”
彭博新闻社报道指出,Feldman是在本月9日本周二接受采访时做这番评论的。第二天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就发表了被市场理解为不利于看空日元的意外言论。
本周三上午,黑田东彦在议会表示,日元已经“非常疲弱”,实际利率不大可能进一步下跌,处于近13年来低谷的日元对美元汇率应声反弹,涨幅一度达到1.2%。此后,日本经济大臣甘利明称,黑田的讲话可能被市场曲解,黑田无意用言论影响市场。此后日元涨幅有所收窄。
上述彭博报道称,其实当天黑田还重申,货币刺激不会永远存在。而上月彭博的经济学家调查结果显示,72%的受访经济学家仍预计日本央行会扩大QE规模,不过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在推迟各自预计日本央行如此行动的时间。
Feldman不是唯一警告市场应留意日本央行未来退出宽松的经济学家。
另一位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Manoj Pradhan日前撰文表示,现在应该担心日美欧央行集体撤除超级宽松的三重影响,因为央行都没有任何面对经济复苏的应急方案。考虑到近期全球债市震荡,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释放经济好转信号,Pradhan预计,美、欧、日退出宽松将再掀全球市场风暴。
下图绿线代表摩根士丹利的日本工资指数,去红线代表的日本CPI相比,去年下半年以来它已明显回升。

(来源:汇通网)